徽商的形成??

徽商的历史背景??

第1个回答  2013-12-06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第2个回答  2013-12-06
徽商,指明清时期徽州府所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商人集团。徽州古称新都、新安、歙州,因此在文献记载中,又习称徽商为新都商人、新安商人、歙商。
徽州境内的山地及丘陵占十分之九,群峰竖立,高耸陡绝,开发艰难,即使勉力垦辟,种上农作物,收成也很难保障。山间常有暴雨,有时一天之内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这些雨水顷刻之间泻入盆地,而盆地出口处大都是狭窄的山谷,宣泄不畅,容易造成水灾,冲坏房屋、庄稼,对人民生命财产也有威胁。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技术低下,因此用力甚勤,所得甚寡。一亩地的收入往往抵不上苏州、湖州等富庶地区的一半。唐宋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开始出现收不敷食的情况,百分之七十的食粮仰赖江西和江浙供给。为了获得换取食粮的货币,徽州人充分利用当地山青水清的自然地理特点,开展多种经营,如植茶、造纸、制墨、制砚等,形成了徽州土特产丰富和手工业发达的经济特色。
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唐咸通三年(862年),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闾门溪记》一文中曾指出,当时的祁门县山上遍植茶树,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靠业茶为生,每年二三月新茶上市,茶商云集。宋代,徽州茶的名目和等级繁多,有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等名品茶,还有不及号的片茶八种,散茶则统称为茗茶。这表明宋代徽州的制茶业有了高度发展。
唐代,徽纸就已经成为贡品。到了五代,造纸工艺不断提高,所制徽纸长的可以五十尺一幅,首尾匀薄如一,一些山民甚至以纸为衣。南唐后主李煜擅诗词书画,长期视徽纸如至宝,特辟“澄心堂”来贮藏。南唐覆亡,澄心堂纸落至北宋一些诗人、画家和文学家手中,一时名声大噪,梅尧臣赋诗称赞“滑如春冰密如茧”。欧阳修、苏东坡、宋敏求也曾作诗相赞。宋时,徽州已经成为全国的造纸中心之一,仅上贡纸每年就需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其中还不包括学士院和右漕要纸以及盐、茶、钞引用纸。
徽州制墨始于唐末,河北易水制墨名家奚超、奚廷硅父子流亡至歙,见徽州的松树品质佳,是造墨不可多得的极好原料,于是居家于歙,专事制墨。奚氏父子用黄山松制成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李孝美《墨苑》),深受世人喜爱。廷挂弟廷宽、子承宴、孙文用,绵延不断地继承了奚氏制墨家法,并且一代更比一代强,遂致徽墨声誉日高。李后主对奚氏墨非常赏识,特赐奚氏一家为国姓——李,并提拔文用之子惟庆为墨务官。在奚氏一家的带动下,徽州制墨业迅速发展,涌现出耿遂仁、耿文政、耿文寿、耿德、耿盛、朱逢、张遇、潘谷、戴彦衡、吴滋等一大批制墨高手。
歙砚制作始于唐代。开元中,有猎人叶氏追逐野兽至婺源县长城里,见石垒如城,莹洁可爱,便带回家,粗琢成砚,温润程度比端砚还要强。后来叶氏将此砚送给县令,县令甚爱,访得名工匠精雕,从此歙砚名闻天下。五代时,歙砚已成为天下瑰宝,梁太祖朱温用以赐人。南唐元宗李壕精意翰墨,歙州太守献砚,并荐砚工李少微。元宗见砚大喜,擢李少微为砚官,专事督采歙石,并派石工周全从其学习雕砚技艺。宋代,制砚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砚石取材也不再局限于婺源龙尾山,祁门细罗纹石、歙县刷丝石都成为制砚的好材料。宋理宗赵昀的“椒房之亲”谢暨知徽州,每年都要向理宗进贡澄心堂纸、李廷硅墨、汪伯立笔、羊头岭古坑砚,时称“新安四宝”。
木材也是徽州重要的输出品。徽州的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有松、杉、梓、械、梧、祷、榆,槐、檀等树种,尤以松、杉为多。每年春汛,徽人伐木扎成木排,沿新安江而下至杭州,然后转运江南各地。其他土特产和手工业品还有桑、麻、漆、竹编、香菇、木耳等。
徽州山多田少,因粮食不足而盛产土特产与手工业品的经济结构,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水路的便捷又为商业的发展捉供了可能,输出特产和手工业品,换回粮食。这种经常性的交换,使徽州人不断地积累从商经验。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徽商逐步成长起来。
徽州商人是指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徽商是指徽州商帮,两者是有区别的。徽商作为一种松散的商人帮伙,形成于明代中叶即公元1488年前后。
徽商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徽州人经商风气开始形成,人们摒弃了以经商为耻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家乡,到外地经商,活跃于各地市场。二是徽州人结伙经营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大家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带,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其中资本雄厚的商人首领对众商予以财力上的支持,并在业务上加以指导。遇到需要大数量资金的商业项目,也能够协同经营,利润共享。三是“徽商”、“徽贾’’作为一种特定概念的名词,被当时的人所广泛应用。由于徽商有其共同利害,共同特征,他们又往往结伙经商,共同行动,所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把徽商视为一个群体。四是作为徽商骨干力量的徽州盐商已在两淮盐业中取得优势地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