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没押韵?是失误吗?

如题所述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下,李白的那首千古名作《独坐敬亭山》,诗云:


此诗历来注家笺评颇多。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列三十多条。

当然也有异议,如明代胡应麟:绝句最贵含蓄。青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亦太分晓。认为此诗过于直晓。

评及山水诗者,如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鸟飞云去,似有厌时,求不相厌者,惟此敬亭耳。模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唐诗解》卷二十一)

这首五言绝句小品,相信大家都一定很熟,但我经常说,越熟悉的往往却是最陌生的。所谓熟悉的陌生人,道理就在于此。这首诗没押韵?是失误吗?

音韵的一个问题,就是“相看(kān)两不厌”的那个“看”字,很多人会读成“相看(kàn)两不厌”。其实这个“看”字是个多音字,既有kàn又有kān,两个读音,现代白话里多是读kàn这个音,它的本意是看见。从字源学的角度来讲,它最早的意思是上面搭着一只手,搭在眼睛上面,然后向远处张望的意思。所以“看”是遥望的意思,最准确的就是李白说的“遥看瀑布挂前川”,就是遥看的意思,但为什么我们会读“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包括“草色遥看(kān)近却无”。其实按照诗词格律的音韵,这个“看”字在诗词里大多的时候,是读平声的看(kān)字。

这里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大概唐音中主要是以读看(kān)字为主。你看《唐韵》解释“看”字,音韵的角度就说,“苦寒切”,古代注音反切法,苦是声母k,“寒”就是用它的韵母包括它的音调,它是个平声字,那么这个“看”其实最早应该是个平声字。包括《集韵》、《韵会》、《正韵》,注音又读“秋寒切”,反切同样是还注它为平声字,而且特别注出应“刊”,刊物的刊,报刊杂志的刊,那个“刊”。所以在唐音里,它主要是读kān这个音。另外,从训诂的角度上来看,“看”最早是把手搭到眼睛上来,向远处望,张望、遥望的意思。

所以《说文解字》说,“看者,睎也”,又说“睎者,望也”,所以它最初并不是我们说的看见的意思。看见的意思,大概用“视”、“睹”就可以了。但是“看”是要向远处望,古人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向远处望呢?是因为早期部落时期,人们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存资源,所以对于远处而来的危险,有特别地警惕。所以你看,“看”作为一个多音字,现在还有看护、看守、看门人,这样的引申义,其实应该都是从遥望、遥看这个意思延伸而来。

所以在读古诗的时候,不光是韵脚字,“青鸟殷勤为探看”的“看”要读(kān),像“相看kān两不厌”,包括“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草色遥看kān近却无”,“却看kān妻子愁何在”。我们知道,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二四六”的这个押韵位置上,其实尽量读平声。当然如果不是在“二四六”的押韵位置和韵脚位置上,比如说在其他位置, “看万山红遍”,或者“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这个时候就可以读成仄声字的看kàn。大多数时候,只要是韵脚字或者是在“二四六”上,古诗词里头应该是读作kān的。

人是需要沟通的,鲁迅这样耐尽极端孤独的大文豪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还有周国平说的:“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诗人在人世间已经找不到沟通的快乐,因此,拥有大财富的李白当然希望自己的财富被人发现,并由此产生沟通的快乐,但现实告诉他,这种愉快无法实现,于是,他在敬亭山前独自久坐之后,忽然发现,这座不言不语的山峰似乎才是自己的知己。

在这首诗里,李白没有写敬亭山的秀丽风光,没有写敬亭山的人文景致,而是在被拟人化的借敬亭山寻到了慰藉,慰藉自己那颗孤独的心灵,慰藉自己凄凉的处境。鸟云是无情的,现实是无情的,只有对面的敬亭山是多情的。

李白在敬亭山里找到了灵魂的知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6
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古诗大家,当然知道诗要押韵。这首诗没有押韵,并不是失误,而是他的有意为之。
第2个回答  2020-09-06
因为这是李白故意的,不是失误,是因为李白觉得这样比较有新意。
第3个回答  2020-09-06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没有押韵,不是因为失误,而是他想创作一种不同于律师的风格,体现了他豪放浪漫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