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的经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对于苏轼,咱们都是很了解的,上学那会儿就学过很多关于他的诗,当然也就了解了一些他的生平事迹,虽然他才华斐然,但是却在仕途屡屡碰壁,被贬三次,下面看看他被贬的经历~


首先咱了解下苏轼的成长环境: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州眉山人。苏氏和母家程氏在眉山都是大姓,家庭条件比较富裕。

苏轼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八岁入读当地的乡校,11岁便展现出财气,作《却鼠刀铭》。后又经过名师教导,博闻广识。

21岁的时候,苏轼参加了科举考试,被欧阳修点为科举第二名,进士及第,后被欧阳修收为弟子。中进士后的三年,苏轼又参加了北宋最难“考试”——制科,考中第三等者第一人,可见他的才华不一般。后来苏轼就开始走马上任,开始了他仕途沉浮。

苏轼的三次被贬经历:

⭕第一次贬谪——黄州

苏轼在外任职几年后,被宋英宗召回京城。再四年,宋英宗死亡,宋神宗上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要开始了。

不过在变法之前,以司马光欧阳修为首的保守派已与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已开始了激烈争斗。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谏官”,即专业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对皇帝影响极大,尤其是对年轻的宋神宗。

熙宁二年(公元 1069 年)六月,谏院出现空缺。张方平推荐苏轼,被新党推了出去。十月,司马光举荐苏轼等四人为谏官,结果被再次否决。十一月,年轻的宋神宗想任苏轼为起居注,即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这是一个比谏官还重要的职位,王安石马上建言苏轼并不值得被起用,再次被推。

新旧二派激烈交锋时,苏轼已被当成保守派中的重要干将,虽然此时的苏轼并不知晓。苏轼已被当成保守派的重要干将,虽然此时的苏轼并不知晓。

熙宁三年(公元 1070 年)正月,张方平被任知陈州。司马光因意见得不到采纳,愤而辞职,回家著书,随后韩琦,范镇相继被贬出京。这些保守派人物外出后,大多都举荐苏轼等为谏官,如张方平、范镇等。

于是新党开始攻击苏轼,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弹劾苏轼,并诬告苏轼在送父丧返蜀期间,以舟船载运货物、贩卖私盐等等。虽是诬陷,但苏轼出任谏官之事也只得作罢。

十月,保守派范镇续四次上书乞致仕,要求停止变法。王安石看到之后,“大怒,持其书至手战”。范镇走后,苏轼更加势孤,受不了“夹心饼”之气的苏轼便上书请求外任,被授予杭州通判。

到此保守派全都被排出京城。与此同时,新党其自身内部也在逐渐分化,王安石渐渐掌控不住变法派。

元丰二年(公元 1079 年),苏轼移知湖州,按照惯例需向朝廷上表以谢,结果被变法派借题发挥,向神宗弹劾苏轼。苏轼被缉拿,并押解京师。

几个月的牢狱生涯,顿时令苏轼有了交付后事的想法,写出了遗诗《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好在有保守派人物如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人的努力,苏轼获释。

元丰三年(公元 1080 年),苏轼被贬黄州,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贬居生活。一次经历的打击,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次贬谪—惠州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亡,年幼哲宗继位,由皇太后高氏权同听政,高太后立马请回司马光主政。司马光“尽废新法”的同时,还召回了许多保守派,其中就包括苏轼。

此时的苏轼有了更成熟的想法,司马光欲尽废免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轼表示反对。苏轼认为,免役、差役其实各有利弊,但免役法自新法起已行之一二十年,忽然改变,民户未必适应,不能轻易废止。司马光闻之有所不悦。

司马光没想到苏轼竟然会“跳反”,司马光相当生气。但生气归生气,司马光还没空管苏轼,因为司马光已时日无多,还有更多的“新法”等着他去废除。

元祐元年(公元 1086 年)九月初一,司马光病逝。司马光的去世,也意味着保守派群龙无首,开始陷入内耗的阶段。再加上王安石的去职,变法派变质,二派相争早已不是“思想”相争,而是利益。

苏轼因在“变法”与“保守”派之间反复横跳,同时被这二党排挤。在苏轼上书无数次外放后,于元祐四年(公元 1089 年)三月,苏轼终于被授予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平平静静过了10年,一纸贬书下来,又被贬到惠州。此时的他已经57岁了。


⭕第三次贬谪—儋州

本以为惠州就是苏轼的终老之地了,却不曾想命运加诸于他的苦难,却并没有结束。

苏轼远避外州不久,又被召回朝中。原因是朝廷“党争”再次分化,这次出现了以地域为特点的“党争”,比如“蜀党”,就有吕陶、岑象求,二苏等;“陕党”有张载和其学生吕大钧;“洛党”颢及其弟子朱光庭。

攻击苏轼的理由就很简单了,“朋比欺罔”,“援引党与”,“轼自进用以来,援引党与,分布权要,附丽者力与荐扬,违迕者公行排斥,”等等。

经过政治斗争的苏轼再次感觉厌倦,乞求出知越州,然而未得许可。

再加上元祐八年(公元 1093 年)高太后死亡,宋哲宗亲政。哲宗对于无休止的党争倾轧十分不满,所以想再次启用新党。故尔朝中人物向哲宗推荐新党中章惇、安焘、李清臣和吕惠卿等人。

苏轼眼见“新法”再次会被推行,比较负责的上书要求宋哲宗慎重,同时立马请辞外放。宋哲宗没有听苏轼的建议,但还是放苏轼外任。

新党执政后,再次对旧党人对进行打压,苏轼被殃及池鱼。就这样,在新党人士的运作下,绍圣四年,60岁的苏东坡收到了朝廷颁布的新的贬谪令。这一次,他被流放到了更偏僻、更荒凉的海南儋州。

在宋朝,海南是一个“十去九不还”的蛮荒之地,被流放到海南也常被誉为“只比满门抄斩轻一等”的处罚。

在60岁高龄被流放到海南儋州,不管是苏东坡本人还是对他有极高敌意的新党人士,都已经做好了他会在此地死去的准备。然后苏轼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山种田,竟也怡然自得。

元符三年(公元 1100 年)正月,宋哲宗死亡。新上位的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再一次被召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1101年8月24日),北归途中,苏轼病逝。


在普通人看来,苏轼就是不会做官,已有相当好的条件,却不肯“见风使舵”,永远与“主流”意见相悖。不过在我看来,苏轼,不像是一个做官的,更像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永远坚守自己的信念,从不趋炎附势。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苏轼才能受后世知识分子的喜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4

1、被贬黄州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

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这就引起了皇帝的不满之后被贬。

2、被贬惠州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但苏轼被贬后心里面也怡然自得,宋哲宗八年十月,苏轼被贬谪到惠州。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学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原来苏轼本人生平酷爱甜食。

苏轼被贬谪到惠州 ,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 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 其中以出产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超甜果类出名。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3、被贬儋州 

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家破人亡的苏轼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已经62岁的苏轼,随他的两位妻子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已在惠州离开了人间。苏轼四月十七日接到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诰命,第三天就与家人痛苦诀别,他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中和镇。

他曾将自己的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开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

扩展资料:

人物总评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

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9

苏轼被贬的经历如下: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黄州,后又为汝州知州。哲宗时召还,任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知制诰。不久又因得罪司马光等旧党分子,被排挤出朝,任杭州知州,筑西湖苏堤。接着又知颍州、扬州、定州、英州、惠州,直至琼州的天涯海角儋耳。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他遇赦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诗家之幸”

苏轼一生奉献于文学事业,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坛领袖,他在文学与艺术上的成就影响深远。他的散文主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大多如行云流水,雄辩滔滔。他与欧阳修一同参与诗文革新运动,世并称“欧苏”。

他的诗大多清新雄放,比喻丰富,风格独特。他的词豪放坦荡,冲破格律的束缚,开创词学的豪放派。他的书法,长于行、楷,在宋代四大书法家(另三位是蔡襄、黄庭坚、米芾)中居首位。他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被视作是“文人画”画风的创导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