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物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问题一:我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
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
(一)剧毒物质(*为致癌)
*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钉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四)中毒物质
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 *** ;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三氟化硼;四氟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联苯胺;二苯酮;苯磺酰氯;苯磺酸、多聚甲醛;三氯乙醛;四氢呋喃;吡啶;吡咯烷;二甲胺;三苯基磷。
(五)低毒物质
三氯化铝;钼酸铵;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乙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铵;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胺;硝基苯; *** ;对硝基苯胺;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乙醚;丙酮;已二胺;丙二胺;丙烯酸乙脂;环已烷;环已酮;同苯二酚;邻苯三酚;三乙撑四胺;萤葸。
二、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LD50 (毫克/公斤) 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 1/3~2/3浓度 (PPm) 兔经皮时LD50 (毫克/公斤) 对人的可能致死剂量 (克) (人按60公斤算)
剧毒 1或<1 <10 5或<5 0.06
高毒......>>

问题二:PM2.5中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哪些 解:(1)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抗原.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不仅仅是指侵入人体的病体.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4)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
(5)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可以通过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1)气体交换;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功能.
(2)抗原.
(3)变量.
(4)求平均值.
(5)越大;少开车、减少烟煤的燃烧等.

问题三: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性 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包括:持久性――在自然中不容易通过生物降解或其他进程分解;生物蓄积性――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甚至在食物链内累积;毒性,致癌性――会导致癌症;基因诱变性――致变异和致畸;生殖系统毒性――毒害生殖系统;干扰内分泌――即使剂量极低,也有类荷尔蒙作用或能改变荷尔蒙系统;神经系统毒性――毒害神经系统;CEQ(美国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同等关注的化学品;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用于生产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体的威胁:铅(Pb)根据WHO 的报告,儿童铅中毒47%来自于食物, 45%来自于室内外尘土,6% 来自于饮水,仅2%来源于空气及其他。作为焊料(铅和锡的合金)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阴极射线管(电视机和显示器)玻璃以及铅酸电池中的氧化铅。其化合物同样还在聚氯乙烯(PVC)线缆和其它产品中用作稳定剂。铅对于人体、动物和植物均具有极大的毒性。铅可以通过长期多次接触进入人体,并对神经系统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神经系统产生无法消除的影响。镉(Cd)在电子产品中,通常以镉合金形式出现在开关和焊接点里,也用作可充电电池的镉化合物、旧式聚氯乙烯(PVC)线缆里紫外光稳定剂以及旧式阴极射线管里的“磷”层。与铅一样,镉也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囤积,长期接触镉会损坏肾和骨骼构造。镉及其化合物为众所周知的致癌物,主要通过吸入受污染的气体或尘埃进入人体。聚氯联二苯(PCB)一直都被广泛用作变压器和电容器的绝缘液体,也被用作聚氯乙烯和其它聚合体中的阻燃增塑剂。这是一种高度持久的具有生物累积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在环境中迅速传播,并在野生动植物的体内组织中成千上万倍蔓延。聚氯联二苯能够产生多种有毒效应,包括抑制免疫系统、肝脏损伤、癌促进、神经系统损伤、行为转变以及损伤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多溴联苯(PBDE)是广泛用于多种材料的几种阻燃剂中的一种,用来防止火焰的蔓延,包括用于许多电子产品的外壳和零件中。它们属于比较持久的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其中一些具有较高的生物积累性,能够干扰动物的脑部正常发育。几种多溴联苯被疑似为内分泌干扰物质,能够干扰参与生长和性发育的激素。此外,有报道称多溴联苯也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壬基苯酚(NP)是壬基苯酚乙氧化物洗涤剂的分解产物,但根据其它报道,该化学物质还用作某些塑料的抗氧化剂。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分泌干扰物质,能够导致鱼类的中间性(即具有雌雄特性的单体)。壬基苯酚也可以在食物链中逐步形成,能够对损坏DNA甚至是人体内的精虫功能。锑(Sb)是一种可以用于多种工业用途的金属,包括用作阻燃剂(如三氧化锑)和金属焊料的痕量组分。在一些表现形式上,锑显示了很多与砷的化学相似性,包括其毒性。在工厂内接触高含量的锑,如尘埃或气体,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问题和其它健康问题。三氧化锑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人体致癌物质。磷酸三苯脂(TPP)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有机磷阻燃剂,如用于计算机显示器外壳。磷酸三苯脂对水生生物具有急毒性,也是人体血液一个主要酶系统中的强抑制剂。此外,就我们所知,它还能导致某些人的接触性皮炎,同时也是一种可能的内分泌干扰物质。多氯化萘(PCN)是聚氯联二苯的化学前体,曾广泛用于电容器及用作电线的绝缘化合物(此外还有其它用途)。这种化学物质很多属性与聚氯联二苯一样,包括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对野生动植物及人类(可能)的毒性。有关报道显示,多氯化萘能够影响动物的皮肤、肝脏、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汞(Hg)仍然使用于一些电池和纯平电子显示装置的照明部件中。以前,汞还用于开关和继电器。汞及其化合物具有极高的毒性,能够损......>>

问题四:塑料会有什么有毒有害物质? 塑料带来的六大有毒有害物质
氰化氢 又称氢氰酸,呼吸道吸入可致人中毒,误服也可引起中毒。
含苯化合物 含苯化合物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的最常见的损害是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多梦等症状,它还会对人的造血系统产生毒性。苯已被确定为可致人白血病的化学物质。
聚氯乙烯 塑料制品燃烧后可产生氯化氢气体。人接触后会引起咳嗽、打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鼻涕和流眼泪等症状。吸入高浓度的聚氯乙烯可发生肺水肿,长期接触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它是一种低分子化合物,在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泡沫、喷漆、涂料、塑料工业中用量最大。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导致咳嗽、胸闷、气急、哮喘等症状。
邻苯二甲酸酯 聚氯乙烯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成分。专家发现,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有可能被小孩放入口中。邻苯二甲酸酯进入人体时间久了会危害肝脏和肾脏,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 *** 量和 *** 数量减少、 *** 运动能力低下、 *** 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性生殖系统问题的罪魁祸首。
双酚A 新研究表明,盛着室温水的新旧塑料瓶释放的双酚A相等。但当科学家将这些瓶子装上沸水时,双酚A的释放速度比加热前增加了54倍。双酚A拥有环境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素的别称,可产生类性激素的作用。

问题五:什么是有毒有害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例: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被称为“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废油漆、过期药品,灯管还有焚烧物等。

问题六:变质食物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叫什么 变质食物由于产生变质的原因不同,因而产生的有害物质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储存时间过长,食物本身发生的变化导致的;在储存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导致的;在储运过程中,受到真菌污染导致的。
植物性
腐烂的白菜中以及没腌透的菜中有致癌性亚硝酸盐;发芽马铃薯中的龙葵素毒素对呼吸道有麻痹作用
细菌性
致病菌污染食物后,可以在食物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人食用这种含有大量致病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中毒。这类中毒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潜伏期短,临床表现有明显的胃肠炎症状。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真菌性
自然界有100多种对人的身体有害的真菌(包括霉菌)可导致食物中毒,黄曲霉毒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黄曲霉毒素是最强的致癌物质,主要污染粮食,油料及其制品,其它还有杂色曲霉毒素,岛青霉毒素等引发的中毒。比如花生储存不当会发生黄曲霉污染,黄曲霉毒素就是由黄曲霉产生的。
所以为了避免变质食物对人体的危害,我们要避免食用变质食物,尽量食用新鲜食物,一次购买少量食物,避免储存不当造成食物变质,危害我们人体健康。

问题七: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有哪些? 所谓有毒或有害气体,指的是被人体吸入后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即中毒现象的气体。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 *** 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 *** 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 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此类气体一般虽不能直接导致人中毒死亡,但也会逐渐性的影响人的健康,甚至会在当时就导致人体的不适感。长时间吸入,也会导致死亡(如光气)。
第二类,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此类气体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能在短时间内使人缺氧窒息、导致死亡,危害较大。
那么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哪些呢,从哪里产生的,具体有什么危害呢?耐戈友反光服我将一一为您解答:
第一, *** 性气体类,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气等。
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在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废气排出。二氧化硫是无色、有硫酸味的强 *** 性气体,易溶于水,与水蒸汽接触生成流酸,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 *** 和腐蚀作用, 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它是一种活性毒物,在空气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倍。二氧化硫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气管发炎。当空气中SO2浓度达0.0005%时,嗅觉器官就能闻到 *** 味;达0.002%时,有强烈的 *** ,可引起头痛和喉痛;达0.05%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死亡。我国二氧化硫安全卫生标准为15mg/m3。
2、氨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NO2是棕红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 *** ,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实验证明,NO2会迅速破坏肺细胞,可能是肺气肿和肺瘤的病因之一。NO2浓度在1~3ppm时,可闻到臭味;浓度为13ppm时,眼鼻有急性 *** 感;浓度在16.9ppm条件下,呼吸10min,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提高。
3、职业性急性光气,光气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光气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气生产中,氯代烃高温燃烧中,光气进行有机合成,制造染料、农药、医药等生产中均可接触到光气。生产环境光气浓度在20~30mg/立方米时,可发生急性中毒,100~300mg/立方米,接触10~15min可致严重中毒或死亡。临床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 *** 症状,重者引起支气管痉挛,化学性炎症、肺水肿、窒息等。急性中毒治愈后,一般无后遗症,重度病例可留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
*** 性气体具体的危害: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 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 *** 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 *** 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 *** 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 *** 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 *** 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