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更新1:

并无弱冠之年,应是及笄也,七十当是古来稀,八十、九十、一百则应另有称谓,


三十之前: 总角
幼儿的意思(头上的那两个髻) 束发
童年(稍大的儿童.头上是有一个髻的) 髫年
小孩(不束髻
下垂的头发) 及笄
指女子(少女)能够用簪于挽发
表示已经十五岁
已成年. 弱冠(我认为这个很难听)
已冠(已行冠礼)
刚刚二十岁. 妙龄
青少年时代(总是令人想起妙龄女郎......) 桃李年
指年青女子 随后就是而立之年
到七十岁了! 从心所欲年
这才是七十岁喔
出自论语的喔. 古稀之年
这是指超过七十岁的老人
而不是七十岁. 耄耋之年
耄是指白发
指七十岁以上
通常指八十岁. 期颐
指一百岁
期是指已到一百
颐是[养]的意思. 总算打好了
如有打错
请通知我. 2007-05-13 11:28:23 补充: 及笄乃指少女也
笄即簪
并非指男子也.弱冠之说
本人从书本中学取
应为正确.古代二十亦曰弱
即指年少.从心所欲年
乃出至论语
[正是从心所欲年
名传环宇德齐天.]古稀之年
你如果不相信我
可以查一查
以我的知识
的确为已超过七十岁.至于九十岁
我亦不清楚
亦不知其存在与否
恕小弟无能为力.另外
六十另称花甲之年. 2007-05-13 11:30:57 补充: 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
你可看看.古代,对老人年龄有一些特定的称呼,如:五十岁称为“艾”;六十岁称为“耆”,进入老之境,免服力役;七十岁称为“耄”,白发苍苍之意;八十岁称为“耋”,老态龙钟;九十岁称为“鲐”,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百岁称为“期颐”,意为饮食起居期待于子孙奉养照顾。把百岁老人称“寿星”,把“寿星”出现视为人世盛事,崇为“人间祥瑞”。 2007-05-13 11:34:13 补充: 我另亦收集到一个较为详细的文章(表?)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07-05-13 11:34:24 补充: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