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如何面对公司老员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9

林黛玉进贾府,就像职场新人第一天到公司报到,也怕自己露怯。因此,她早早的就在心里制定了一个行动方针: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效果怎么样呢?

书上说,贾府上下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这和读者印象中那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挑剔、小性的林黛玉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看来,黛玉的印象管理是成功的。她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就来聊一聊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看看这一天她做了什么?又是怎样成功塑造了一个讨人喜欢的形象?

第一个细节,是黛玉的微表情。

进贾府第一天,黛玉虽然是主角,话却不算多。不过只要她开口说话,大多是陪着笑。比如:王熙凤出场,黛玉听了贾母介绍,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在大舅舅贾赦家,大舅母邢夫人苦留黛玉吃饭,黛玉笑着婉拒了。在二舅母王夫人房内,王夫人嘱咐黛玉不要沾惹宝玉。黛玉也是陪笑应答。甚至临睡前宝玉的丫头袭人到房中探望,前一刻还在哭泣的黛玉忙笑让:姐姐请坐。

这可真是不寻常!要知道,丹唇未启笑先闻是王熙凤的招牌,哭才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的标志性表情,更何况她还刚刚经历了母亲亡故的悲痛。

可不要小看这几次微笑。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常常为了赢得别人的喜欢而使用一个小技巧——奉承。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心理学研究显示:微笑其实也是一种能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特别有力的武器。

试想一下,如果黛玉像凤姐那样见面就一通恭维,一则违背了她做人的原则,委屈了自己;二则像贾府这样的大公司,人际关系必然错综复杂,在没有弄清权力格局的情况下很难掌握分寸,很可能奉承了邢夫人,王夫人要多心,讨好了凤姐,李纨又不高兴,弄得不好就得罪一大圈人。

因此,对于初来乍到的职场新人来说,一视同仁地报以微笑是表达友善最稳妥的方式。

第二个细节,就是黛玉的内心戏。

在贾府吃的第一顿饭,黛玉就发现贾家与她家不同——吃完饭就上茶。黛玉立刻想起了父亲林如海的教导:饭后过片时再吃茶,这样才不伤脾胃。但是马上又在心里提醒自己要随和着些,然后若无其事地接了丫鬟递来的茶。

这就很不简单了。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人们会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而不喜欢与他们不同的人。黛玉在喝茶习惯上的入乡随俗,正是在行为方式上主动向众人靠拢,自然会在无形中赢得大家的喜爱。

试想一下,如果黛玉因为自家的喝茶习惯更符合养生之道,就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让大家放下手中的茶杯,当场来一堂《饭后立刻饮茶,毒性赛过砒霜》的养生知识讲座,众人会怎么看她?会不会觉得黛玉爱表现、难伺候?甚至仗着贾母的宠爱故意挑刺?

再来看第三个细节:当被问及可曾读书时,黛玉先后给了两个不同的答案。

贾母问时,黛玉如实回答:读了一年《四书》。后来宝玉又问,黛玉却改口:不曾读书,些许认得几个字。而这个说法,正是贾母介绍迎春等几个姊妹时的口径。

这样的应对实在是聪明之极。很多职场新人都有一种矛盾心态:既想表现谦虚讨人喜欢,又怕领导和同事信以为真,看不出自己的才华。常常忍不住跳出来自我推销。

殊不知,口头宣扬自己能力的做法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说的,他们的表现会自己说话。相反,口头表示谦虚,可以调低对方的预期。当你真正展现出色能力的时候,这种前后反差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接着往下看:

宝玉听了黛玉的谦辞,又得知她尚无表字,连忙引经据典地要送字。不料遭探春质疑纯属杜撰,宝玉又赶紧辩白一番。其实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论才学,黛玉比宝玉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此刻,黛玉却不急于表现自己,就这么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宝玉装。

每个职场新人都可能会遇到几个宝玉这样的“热心”老员工。有人通过介绍公司情况表达友善和关心,有人通过批评公司的不合理现象表现自己的高明,有人传播八卦以示消息灵通。

作为职场新人,你既不要流露出不耐烦,也不要入戏太快、趁机打听,而要像黛玉那样,静静地当个称职的观众,给宝玉们一个表达友善、表现高明的舞台。这样,在表演结束时,他们会说:公司新来的那个小林挺不错,为人谦和,关键是悟性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