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cnki上的 《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分析》 全文!!!!

如题 谢谢各位好心人了

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分析
作者:王俊生
来源:《当代韩国》2008年春季号(总第56期)
来源日期:2008-4-28
本站发布时间:2008-4-28 8:46:14
阅读量:344次

【关键词】中韩关系;第二次朝核危机;共同立场;相互协调;中美关系

【摘 要】本文讨论的是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共同立场表现在:不允许朝鲜开发核武器、对话与和平解决核危机、发挥韩国的当事人原则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相互协调的背景、动因及其影响。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韩协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中韩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上的共同立场和相互协调不仅对朝核问题的解决、中韩关系,乃至整个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都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对于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也有着深远影响。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该地区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调整和发展都意义重大。自2002年第二次朝核危机发生以来,由于不同程度事关各相关国家核心利益,因此也成了观察有关国家间关系走向的风向标。这其中,除了当事国美朝外,中韩的角色尤为特殊。中国是六方会谈的主席国,且自从朝鲜战争后在法律意义上一直是朝鲜的盟国(也是今天朝鲜的唯一盟国)。韩国与朝鲜同属一个民族,且与美国保持同盟关系。在六方会谈中,中韩立场最为接近,双方的协调程度在某些方面己超过韩美或中朝。这种情况下,对中韩在朝核问题上的共同立场、相互协调进行分析显然十分必要。

一、中韩关系的发展现状

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1998年11月,中国决定推动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2000年6月,韩朝举行历史性的首脑会晤之后,中国决定将中韩关系推向“全面合作阶段”。2003年7月,中韩正式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交16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2004年,中国首次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793 亿美元,超过韩美(716 亿)与韩日(678 亿)。2005年两国贸易总额甚至达到1005 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的韩美(719亿 美元)和韩日(724 亿美元)。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以2006年为准,韩中年均贸易规模达1180亿美元,相当于韩美贸易额的1.5倍。中国2007年的平均关税率为9.8%,相当于美国的6.5倍。有人分析说,如果韩中签订FTA,撤除关税,那么它的经济效果会达到韩美FTA的10倍左右1。中国也是韩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地。1988年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只有几个,资金仅1万美元。但到2005年9月底,韩国来华投资项目累计达37532项,实际使用资金达295.5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约600倍2。

文化与人员交流方面,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交流条件得天独厚,每周近800个航班穿梭于两国之间。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体系。以韩国影视、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以强劲势头在中国掀起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同时,中国文化也颇受欢迎。韩国在2004年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全韩140所4年全日制大学,无一不设中国语系。在世界各地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11万人中,其中7万名考生是韩国人,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可窥一斑。中韩在教育和旅游方面也交流甚密。截止2006年11月,韩国在华学习的留学生达到5. 4万人,占外国留学生在华总数的38%3,成为在华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还是韩国人出访最多的国家,2006年访华的韩国人几乎占韩国总人口的10%,达到了440余万人。此外,到2006年底,常驻中国的韩国人多达70多万,并每年以10多万人的速度在递增,预计在两到三年时间里常驻中国的韩国人将超过100万。常驻韩国的中国人也有40多万,每年也在不断地增长4。

二、第二次朝核危机与中韩共同立场

第二次朝核危机是在第一次朝核危机的基础上发生的。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开始核技术研究。9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正在进行核开发,要求对其检查。在美韩压力下,朝鲜同意就此问题谈判。经过艰难谈判,1991年12月,朝韩于板门店签署《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接着,1992年1月,朝鲜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核安全协定》,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但当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3年2月26日要求对朝鲜宁边附近两处存放生产核武器原料的场所进行特别检查时,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尽管美朝相互指责,但并不想迎头相撞。为此,两国从1993年6月到10月下旬先后举行多轮谈判,终于在1994年10月于日内瓦签署《核框架协议》,第一次朝核危机落幕5。

朝美虽然签署了核框架协议,但双方在落实问题上存较大争议。随着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尤其是2002年1月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后6,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美国也发现朝鲜进行核计划的更多疑点。于是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10月访问朝鲜,在此期间,他拿出朝鲜进口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的证据。朝鲜先是否认,后又改口承认“确有此事”,并表示“正在研发更具威力的武器”7。11月13日,布什总统决定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用的重油。作为应对,朝鲜于12月22日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8,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正值卢武铉总统刚刚上台。卢武铱表示继承“阳光政策”,并提出“和平繁荣政策”和“东北亚时代构想”9,体现了卢武铱对朝鲜以及整个东北亚外交的基本战略10。和平繁荣政策是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谋求南北双方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而“东北亚时代构想”则是希望将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的经济中心,体现了韩国有志于在东北亚地区扮演更大角色的雄心。由此可见,卢武铉的政策具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促进朝鲜半岛和平,二是实现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共同繁荣。

而鉴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朝核危机对于中国国家利益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自2002年10月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就开始介入。为将危机推向和平协商轨道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方会谈打开了美朝互不相让的僵局,实现了危机发生后双方间的首次正式接触。穿梭外交促成了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危机提供了重要契机。

表1 中韩在历届六方会谈中的立场对比11

中国 韩国
第一轮 朝鲜半岛要无核化、朝鲜的安全要保障。 不容朝核、解除朝鲜安保方面的忧虑、发挥当事国作用。
第二轮 要启动实质问题的讨论,涉及具体如何解决核问题、探讨解决核问题的第一阶段措施,研究持续会谈进程的方式。 第一轮六方会谈达成的共识将在第二轮会谈中作为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轮 根据上一轮的共识,应尽快建立工作组。 首次提出弃核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期待实质性进展。
第四轮 各方应以最大的政治勇气,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共同开创东北亚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轮会谈“有必要产生共同宣言等共同文件”,其内容应包括:朝鲜必须承诺弃核,弃核应是对所有核武器和核计划可供核查的弃核;其他与会方约定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提供安全保证和开展经济合作;应把“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作为原则;接下来的会谈应在全体会谈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双边和小规模会议;要发挥主导作用;共同文件还应包括韩国对朝鲜输送电力等内容。
第五轮 希望各方以开放和灵活务实的态度建立初步信任,争取取得务实性成果。中方将照顾到有关各方的利益和关切,客观、全面、平衡地看待问题。中方的作用一定是有利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首先,在朝鲜核试验后,韩国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上的原则立场没有变;第二,韩国希望会谈各方集中讨论核问题,避免双边关系问题影响会谈进程;第三,韩国希望本次会谈能以《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为基础,讨论朝鲜弃核的具体计划,制订初步履行方案;第四,韩国欢迎和支持在解决朝核问题过程中按照同步原则分阶段采取行动。
第六轮 希望各方能够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将这些共识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 各方虽然存在差距,但由于各方都有想达成协议的政治意志,所以差距并非不能克服。最重要的差距是申报与核设施去功能化所能达到的水平问题。

从上表可见,在朝核问题上,韩国和中国的立场非常接近,两国解决问题的诚意也一目了然。大致说来两国的相同立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张朝鲜半岛(目前特别是朝鲜)无核化。以2006年朝鲜核实验为例,表面看突破了美国底线,但事实上,一方面,美朝没有直接的地缘利益之争(如领土等),另一方面,朝鲜运载工具落后,在可预期的将来也不会拥有洲际导弹,因此可见,朝鲜拥有核武器并不能给美国造成直接威胁,所以,美国底线并不是朝鲜一定要“非核”,而是不能将裂变材料移出国境12,布什所指出的“如果朝鲜出售核武器给伊朗或奥萨马领导的恐怖网络,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阻止”13也暗示了这一点14。而对于作为同一民族的韩国,虽然也不太可能是朝鲜核武器的主要攻击目标,但对于立志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统一、且目前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环境等都处于明显优势的韩国来说,朝鲜拥有核武器无疑会大大增加和平统一的难度。如果考虑到两国仍处休战状态,以及朝鲜和美日等国处于冷战,更可怕的是占韩国人口1/4的首尔距非军事区仅45公里,一旦爆发核战争,无论韩国是否是当事国,那么立即、甚至最大损失的无疑就是韩国。而对于中国呢?一方面,与朝鲜搭界的东北是重工业基地,人口稠密;另一方面,在长白山、黄海划界、以及历史等问题上,两国也存有争议;因此从长远看,朝鲜核问题与其说是美国问题,倒不如说是中国问题15。此外,从技术层面考虑,对射程愈短的导弹,拦截的成功率就愈低。朝鲜导弹飞抵首尔、北京、大连只需几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甚至根本无法有效拦截16。这就注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两国在朝核危机上第一个共同立场。

第二,都主张通过温和的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过程中出现了针对朝鲜的两种立场:中国政府和韩国政府支持的‘温和的方式’(soft approach),美国和日本支持的‘强硬的立场’(hard line )”17。韩国政府一直不赞同美国用军事手段解决危机,也不同意日本提出的禁止朝鲜船舶、飞机入港和禁止进口朝鲜产品等严厉制裁措施。韩国认为对朝强硬政策将造成朝鲜经济崩溃,逼迫其铤而走险。一直以来,为防备韩美进攻,朝鲜在靠近韩国的地区驻扎着超过100万人的部队,远程火炮可以直射首尔,这一方面意味着朝鲜发动袭击的警报时间相当短,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在韩的3.7万驻军,仅仅相当于紧急情况下的“阻挡者”。可以预料,一旦美国像攻打伊拉克那样对待朝鲜,必将使韩国蒙受巨大灾难,“作为前线(front-line)国家, 韩国对朝鲜半岛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非常敏感,因为这将给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使战争中不使用核武器”18。当朝鲜核危机在第三轮六方会谈后一度升级时,韩国报纸明确表示,“……我们必须以任何代价阻止半岛发生战争;没有任何议题比7千万朝鲜同胞的生命更重要……在朝核问题上我们从没有改变的政策是——各相关国家应该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19。退一步讲,即使不发生战争,强硬立场造成的局势持续恶化,对韩国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环境都有消极影响,刚从金融危机中脱身的韩国绝不愿看到这种局面。此外,自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推行“阳光行动”,以及随后亲自访问朝鲜“破冰之旅”以来,南北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韩国当然不希望这些成果随着战争“化为乌有”。

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将最高目标放在经济现代化上,急需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而朝鲜不仅是中国邻国,也是其东北安全的重要屏障和缓冲地带20。从历史上看,不愿朝鲜半岛被任何外部力量所占从而对自己构成威胁是中国的历来国策,比如甲午战争和朝鲜战争。而美国如采用军事手段解决危机,在没有外力干预下,无疑会取胜,在朝鲜驻军也并非没有可能21。事实上,中国坚决反对未来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在美国的重大影响之下22。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中国将随时处在美军威胁之下,发生摩擦甚至冲突的可能性会骤然增加,并直接影响到两国未来任何形式的竞争胜负。此外,还会带来以下负面后果:第一,引发难民潮,造成社会治安等问题;第二,中国在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巨大经济利益将随战争爆发而可能化为乌有;第三,战争爆发除影响到对美关系外,也会影响到与韩、日、俄等国关系。正因为此,两国才不顾美国压力,继续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以换取朝鲜放弃核开发,期望和平解决。

第三,中国支持韩国的“当事者原则”。无可否认,对朝鲜核计划最紧张的是韩国。朝鲜多次表示,如果韩国一味追随美国对其伤害,朝将在必要时把朝鲜半岛变成灰烬23,“尽管此举无疑是自杀性行动,但平壤——或者出于先发制人、或者出于对美国攻击的最初反应——仍然会对美国军事力量与韩国军事设施进行攻击,以期分裂美韩同盟以及为阻止美国进一步攻击而获得世界舆论的支持”24。对朝鲜这种威胁,韩国最为担心。从经济上讲,现在朝鲜连粮食问题都没解决,而韩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韩国迫切需要通过当事人身份,亲自了解与掌握事态发展,特别是想知道朝鲜的真实态度25。正如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宋旻淳所说:“作为朝核问题的最主要当事国,稍有不妥,韩国就要承担责任。因此,与其被其他国家所制造的局面牵着走,不如促成并引导有利于我们的局面”26。从上表里也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第一轮六方会谈韩国明确提出“当事人原则”,但在第二轮、第三轮不怎么提的情况下,第四轮又重新提出来,甚至又强化了,这表明韩国举国上下对该问题的重视。而对于韩国的“当事人”主张,胡锦涛2005年11月在韩国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朝韩双方是朝鲜半岛问题的直接当事人,中方一贯认为,半岛问题最终还得依靠朝韩双方的对话和协商得到解决”27。

当然,透过上表也可以发现由于两国在此次核危机解决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立场上也有细微区别。比如,中国作为主席国,所持立场较为概括,而韩国的立场则比较具体。这种细微区别的背后逻辑与中韩两国在朝核问题上欲谋求的目标有关。中国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朝核问题,而是欲在此基础上改善周边安全环境、建立对美互信、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负责任大国”——特别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可以担当领导角色;而反观韩国的目标较为单一,主要在于解决北朝鲜核问题。

三、中韩协调及韩国的“当事人原则”

六方之间显然经常进行协调。北京的穿梭外交为将各方带到谈判桌前做出了巨大贡献28。不难想象,即使在技术层面,六方会谈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比如在同声传译方面,五种语言——汉语、英语、韩语、俄罗斯语和日语——同时需要。但是,比技术层面更困难的是如何协调各方在立场、姿态和顾虑等方面的不同29。对于中韩协调,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可喜的是,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超过了彼此分歧,因此中国可以在此前提下进行很好的协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