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理活动的作文400有题目的必须400

如题所述

  通常我们所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等因素。
  可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需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课文《穷人》,当写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安顿好他们之后,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
  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事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里,作者把桑娜没征得丈夫同意,就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期间有害怕,又担心,有自责,但更有决断。“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她为了两个孤儿,宁愿自己挨揍的善良品质。如果没有这段合理感人的心理描写,仅写她抱回孩子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桑娜的这些品质也就不可能表现得这么充分。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小抄写员》中,“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不觉‘亚’的一声叫了起来。”这里,“两只发抖的手抱……”深刻地表达了父亲当时的那种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从而更深刻的表达了父子之情,令读者感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执著、坚定、慈祥、严峻的表情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李大钊同志的那种坚贞不屈,及坚决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心理品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擦然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初一幅幅美丽的幻想世界。点燃第一根火柴,仿佛自己坐在大火路面钱;第二根,仿佛看见了烤鹅;第三根,仿佛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根,仿佛看到了奶奶;点燃一整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带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了。这样的幻觉描写,反映了小女孩的天真、单纯及对温饱的渴求。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被刻画得细腻曲折。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阅读作文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思考: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
  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作文题目:----我错了------------------
  要求:依据情节,合理描写
  按顺序写,写出层次
  要表现人物性格
  要结合其他描写
  出示习题:
  能否反省自己,总结得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的?请记录下你的成长瞬间,给别人以启发。注意写好你的思理活动。
  审题指导:
  内容要点;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纠正错误的?
  写法要点:注意写好你的思理活动。
  写法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02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一种隔阂,但是有些人互相关爱,让他们更加亲近、和谐、还记得那一天发生的事……
那天,要数学考试。离考试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再一次检查我的文具盒,看看文具准备好了没。中性笔,好好地躺在文具盒中;铅笔,乖乖地趴在文具盒里内;橡皮,安静地坐在文具盒里;尺子,咦?尺子跑哪去了?我再一次检查,嘴里还喃喃自语“中性笔,铅笔,橡皮……”还是不见尺子。我看了看表,糟了,快上课了,怎么办?怎么办呢?我着急地看了看旁边的同学,心里想“要是有人可以帮帮我就好了”----可是没有,周围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准备着东西,只有我,在焦急地东张西望,六神无主的我心里想有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在嘭嘭直跳,我心想“昨天晚上还在呀,现在怎么没了呢?难道它长翅膀飞了?那我考试怎么办?这次百分之八十的题目都要用上尺子,我该怎么办?向同学借?可是每个同学也都只带了一把呀!我越想越着急。”
就在这时,杨诗祺看见我的样子,便跑过来关心地问:“韦祎然,你怎么了?”我着急地说:“我的尺子不见了,怎么办,要是现在去买肯定来不及,更何况我又没带钱,更不要说回家拿了。怎么办呀……”她听完以后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这好办,交给我吧。”她说完回到自己座位上,把一把崭新的尺子“啪”得一声掰成了两半,我当时就愣了,傻傻地望着她,她看我傻愣在那,“扑哧”一声笑了,说:“还愣在那干什么?快拿着呀!”说着,便把手中的一截断尺子伸向了我,她看我还傻傻地看着她,便把我的手摊开,把尺子放在我的手心,我终于醒了过来,半晌,才说出一句话:“你这是干什么?”她笑着说:“‘断尺救人’呗”……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起来……
事后,我一直珍藏着这把断尺,直到永远……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