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阳光的回家路上作文400字

洒满阳光的回家路上作文400字

在他的这本书里,有他太多善良的心灵闪现,太多质朴根底的裸露。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认认真真踏实写作的人,一个不会故弄玄虚的人。他文章里的每一句话,都蕴涵着那方水土的人们所特有的真挚情感,埋藏着像火红的枸杞一样绵长而火热的根。
陈晓波所表露的这一切都是那么阳光,和我的联想与猜测没有任何瓜葛,他那剩下的三分之二的食指,与痛苦、悲伤、抑郁、懊悔彻底无关。陈晓波是阳光的。正如他自认为的一样: “我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性格开朗、心理健康、待人真诚、不善伪装,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无论人生旅途多么艰辛,我都会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至善至美的情怀感受人生。”
这种性格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他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始终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我不能说他的作品有多高的水平,但在我所看到的他30多万字的作品中,至少没有看到任何晦暗、低沉的色调。他的作品所彰显的生活层面,精神内涵,心灵深处,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解读,都属于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的一角。
他一直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阳光洒在他身体的角角落落,也播撒在他的心里,注定要结晶成充满阳光的文字。这些文字的阳光来自他的父母亲,来自他的老师朋友,还来自一些陌生的人们。
写作路上的第一缕阳光来自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的父亲和母亲文化差异很大,但他们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这一点是一致的,从小就给他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让他沐浴在文化的阳光里。他的父亲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上个世纪50年代,他的父亲在湖北的一个小山村里考上了一家中专学校,但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最终没有上成学。1959年随支边青年大军来到新疆,成为精河县一个国营农牧场的汽车驾驶员。工作之余,他的父亲很爱看书,常常千方百计地找书看。在那个文化被禁锢的年代,书是奢侈品,少量的书籍经过人们互相传看,早已破旧不堪了,甚至都没头没尾了。尽管如此,也丝毫不减他父亲看书的兴趣。每次借到书时,总是父亲先看,父亲没有时间看时,陈晓波赶紧拿过来看。尽管还有好多地方看不懂,他还是那么喜欢看书。
那时他的记性真好,尽管好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但故事情节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被文学的阳光启蒙了。
他的母亲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上过一天学,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非常尊重文化。没有文化的母亲把更多精力投放到操持家务上。陈晓波是家里的长子,理应担当一部分养家糊口的责任,从小到大,虽然他也像农场里其他的孩子一样干农活,但始终把读书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母亲最大限度地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给他提供了更多读书学习的机会。
读高中时,他在《博尔塔拉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母亲高兴极了,连正反都搞不清楚的母亲,捧着报纸端详了好半天,那张报纸至今还珍藏在母亲出嫁时带来的那只皮箱里。
他的散文集 《在生长枸杞的土地上》出版后,母亲每天晚上都要让父亲戴着老花镜念给她听,书中提到关于母亲的章节,她总是听了又听。母亲还把他的书拿给他们那一辈中有文化的人看,把书留给人家,把夸奖儿子的话带给了他。母亲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再也不怕别人说我是大老粗了,我儿子是作家。”这句话让陈晓波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梦想追逐着,从不会觉得辛苦,更不会想到放弃。
来自老师、朋友关注的眼神,也让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充满了阳光。
去年的一天,他在下班的路上遇见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苏国粹,苏老师早已退休在家,听说他一直坚持写作,要他把写好的文章给他看看。陈晓波当即回家取出一沓打印好的文章让苏老师看。没过几天,苏老师亲自来到他家,把修改好的文章送来。当苏老师把文章递到他手中时,他的心头顿时一热:苏老师还像当年给他批改作文一样,修改了文章中的错别字,还在每一篇文章后面写了评语。陈晓波说,苏老师的评语写得很中肯,没有什么客套话,好就是好,不足就是不足,说得清清楚楚。那时,陈晓波觉得,20多年前教室里的那一缕阳光,又照在他夹杂着几根银丝的黑发上,播撒进他的心里,一层一层荡漾开来,将来会变成他文字中最美的一部分。
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晓波今年才成为自治区作协的一员,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荣幸,碰到了一大群关心、支持他的人。就他文学创作的真正动因,他自己也没有搞得很透彻,就是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后来又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许多美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心中产生了共鸣,有了想表达出来的欲望,于是就把一些沉甸甸的感情释放出来,就有了这些文字,这些人,这些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