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串连型电源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是怎样稳定输出电压的???

如题所述

串联型稳压电源
串联型稳压电路是最常用的电子电路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电路中,它有三种表现形式。

1。,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有些书称它是并联型稳压电路,我个人始终认为应是串联型稳压电路),电阻RL是负载电阻,R为稳压调整电阻有叫限流电阻,D为稳压管。这种电路输出的稳压值等于D的标称稳压值,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的特性来实现的。图2是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从此曲线中我们看到反向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大幅变化时其端点的电压基本不变。当RL变小时,流过RL的电流增加,但流过D的电流却减少,当RL变大时,流过RL的电流减少,但流过D的电流却增大,所以由于D的存在使流过R的电流基本恒定,在R上的压降也基本不变,所以使其输出的电压也基本保持不变。

当负载要求较大的输出电流时,这种电路就不行了,这是因为在此时R的阻值必须减少,由于R的减少就要求D有较大的功耗,但因目前一般的稳压管的功耗均较小,所以这种电路只能给负载提供几十毫安的电流,彩电30V调谐电压通常都以这种电路来取得。

2,这种电路是针对上面所说电路的缺点而改进的电路,与第一种电路不同的是将电路中的R换成晶体管BG,目的是扩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流。我们知道,BG的集电极电流IC=β*Ib,β是BG的直流放大系数,Ib是晶体管的基极电流,比如现在要向负载提供500MA的电流,BG的β=100,那末电路只要给BG的基极提供5MA的电流就行了。所以这种稳压电路由于BG的加入实际上相当于将第一种稳压电路扩充了β倍,另外由于BG的基极被D嵌定在其标称稳压值上,因此这种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是V0=VD-0.7v,0.7V是BG的B,E极的正偏压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对不同的电路提供不同的供电电压,即要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调,为此出现了第三种形式的串联形稳压电路。

3。第二种稳压电路虽能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但其输出电压却受到稳压管D的制约,为此人们将第二种电路稍作改动,使之成为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的串联型稳压电源。这就是第三种电路,从电路中我们可看出,此电路较第二种电路多加了一只三极管和几只电阻,R2与D组成BG2的基准电压,R3,R4,R5组成了输出电压取样支路,A点的电位与B点的电位进行比较(由于D的存在,所以B点的电位是恒定的),比较的结果有BG2的集电极输出使C点电位产生变化从而控制BG1的导通程度(此时的BG1在电路中起着一个可变电阻的作用),使输出电压稳定,R4是一个可变阻器,调整它就可改变A点的电位(即改变取样值)由于A点的变化,C点电位也将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也将发生变化。这种电路其输出电压灵活可变,所以在各种电路中被广泛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7
晶体管bg串在输入电源与负载rc 之间,在晶体管的基极输入开关脉冲信号,bg被周期性地开关而处于饱和导通和截止状态,二极管d类似于行输出电路中的阻二极管,与开关晶体管处在相反的工作状态,在开关晶体管bg导通时, d则截止,而开关管bg截止时,d导通,从而使负载电路中有连续的电流流通,故称为续流二极管.当bg的基极输入正脉冲时,bg饱和导通,电压e加至续流二极管的负极,所以二极管d截止,输入电压e经bg-l1-c-rc形成回路,回路电流经l向电容c充电,并向rl供电,当bg基极输入为负脉冲时,bg截止,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此时l上的磁能转变为电能,l上所产生的电压为左负右正,此时d导通l上的感应电压通过d继续向电容充电同时也供给负载rl电流,这样由于d的存在维持了负载电流的连续性.这里l和c组成了良好的滤 波电路,滤去输出直流电压中的开关脉冲频率的波纹及其谐波。

以上就是串联式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下面我们用一实例对其进行分析,图k-2是一种彩电用的串联型开关电源实用电路,此机开关电源采用了自激振荡的方式,而开关振荡频率由行输出电路馈来的行频脉冲触发同步,该电路的自激振荡是依靠取样电路将输出直流电压的波动成分取出,并通过q1,q2两级放大器放大,波纹经高增益放大后产生的,这种振荡类似于开关脉冲,可用以激励开关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