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小制作!!!(方法)

材料要好找,不要太复杂,但是要有点内涵,不要太弱智,潜望镜那种弱智东西就算了吧,步骤要详细一点,本人脑子有点笨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1、让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块儿做了个“火柴跳舞”的实验。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来一盆清水,找来一盒火柴和一瓶胶水。 爸爸先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胶水,再将火柴扔进水里。过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只见火柴自立于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了“舞”。它时而原地转几个圈,时而向前一摇一摆地走去,时而蹒跚着后退,就像配合着一个无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 不料,跳了一分钟,火柴就倒下了。 我就对爸爸说:“才跳了这么一会儿呀!” 爸爸笑了:“你这个性急鬼!就不能再等几分钟?” 于是我耐心地等着。大约过了五分钟,火柴果真又跳起了舞!依然跳得那么欢快,那么有节奏。不过,一会儿,它又倒下了。可再等几分钟,它又能站起来跳。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后,火柴就再也不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爸爸说,火柴头含有磷,与胶水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气体。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散发时,火柴就被带动得“舞蹈”起来。当气体散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过一段时间,气体又会聚集起来,火柴便再一次“跳舞”。气垫飞行

2、气垫飞行

用热水冲淋一只玻璃杯子,并在杯里留少许热水。然后把杯子迅速反扣在光滑的桌面上。这时,朝杯子轻轻地吹风或用羽毛推它,玻璃杯便鬼使神差似的在桌面上轻松地滑行起来,就像滑冰一样,几乎没有什么摩擦力。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当杯子迅速反扣在桌面上时,杯中热水倒出,便有空气进入,杯壁及留下的热水具有的热量使这些空气发生热膨胀现象,从而把反扣在桌面的杯子微微向上托起。这时的杯子已经不再与桌面直接相接触了,而是支持在一层薄薄的水膜和“飞垫”上。因此,杯子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变得很小很小了。故此,只要有很小的外力作用,杯子便向前滑行啦!

3、水生火

看了“水‘生’火”这个魔术,你一定会惊叹不已。其实这个魔术你也能做。

一、材料

已点过的蜡烛一支,钠盐数粒,玻璃棒一根,水杯一只,清水少许。

二、准备

预先将数颗细微的钠粒放在烧焦过的烛芯上。

三、表演

将蜡烛,水杯装清水,放在表演台上,拿出玻璃棒在水杯里蘸些清水,接触到烛芯上,瞧,蜡烛竟然被点燃了。

四、原理

钠是很活泼的、银白色的金属,遇到水会产生氢气。这种化学变化会产生热量。这热量足够使氢气着火燃烧,因此蜡烛就“点”着了。

五、提示

因钠易氧化,钠粒放入烛芯到点燃蜡烛时间要短。平时钠粒必须保存在煤油里,不要把纳粒放入清水中。

4、争夺颜色

准备一只玻璃试管,在里面盛入将近1/3清水,再滴入几滴碘酒,塞紧塞子后摇匀,这时试管里的溶液是浅棕色的,俗称“碘水”。

现在将试管稍稍倾斜,沿着试管壁缓缓滴入无色透明的洁净汽油,直到液面上升到试管2/3高度处,于是你可以看到试管里出现两层液体:下层是浅棕色碘水,上层是无色透明的汽油。你再塞紧瓶塞,不断摇晃试管,直到里面的液体充分混合,然后把试管直立并且静置。再过一会儿,奇怪!里面的液体发生了变化:沉在下层比较重的水几乎变得没有颜色了,而浮在上层的汽油却变成了紫色。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碘不大容易溶于水,却十分容易溶于汽油。当你激烈晃动试管时,里面的碘水和汽油有了充分接触的机会,结果水里的绝大部分碘都被汽油“夺走”,于是汽油变成了紫红色,而失去碘的水同时也失去了颜色。

5、杯连杯

少年朋友,这里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怀,一节蜡烛头和一块吸水纸。你能否不用其他工具就使两个杯子紧紧合在一起,拿起上面的一个,下面的一个也跟着起来呢?

现在告诉你一个办法:先在一个空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头,将吸水纸浸湿后覆盖在点蜡烛的杯子上。再把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扣在上面。几秒钟之后,点燃的蜡烛熄灭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地合在了一起。这时,拿起上面的一个,下面的一个也跟着起来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原来,吸水纸是透气的,烛火把两个杯子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就熄灭了。在覆盖吸水纸之前已经有一部分膨胀了的气体跑掉了。在烛火熄灭和气体冷却之后,两个杯子中的气压比杯外低得多,于是杯外的大气压力就把两个杯子紧紧地合在一起了。

6、自动变圆的棉线圈

用一根棉线围成一个圈,并把它放在水中。你会发现,它不一定是圆形的。你能使这个圈变圆吗?

取一根火柴,一端粘上一小块肥皂,插进棉线圈中,棉线圈立刻就会自动胀成圆形,好像画的圆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肥皂能够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棉线圈内水表面的张力被肥皂破坏之后,圈外水的表面张力仍然很大,从各个方向上拉着线圈,所以棉线圈就自动变圆了。小朋友,你不妨也试一试。

7、让针浮在水面上

在做实验之前,我先准备了一只大口碗、一根牙签、一根五号的缝衣针和一张普通的餐巾纸。实验一开始,我首先在碗里倒上大半碗清水;然后将餐巾纸平摊在桌面上,再把针放在餐巾纸上;接着,我用双手拎起餐巾纸的两端,连纸带针一起轻轻地放在水面上。顿时,白色的餐巾纸浸水变成了透明的,十分均匀平整地浮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餐巾纸的四个角全都渐渐地沉下去,但是纸的中间部分却仍然一动不动,针和纸还紧贴在一起。于是,我拿起牙签,将餐巾纸慢慢地按入水中,然后用牙签把餐巾纸轻轻地从碗里捞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针的上半部弄湿,要不然针就会立刻沉下去。餐巾纸捞出来之后,针就平稳地浮在水面上了。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水的表面有一定的张力,针的重量比张力小,所以针就能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手将针扔向水面,水的张力就被破坏了,针就会沉入碗底。”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明白了针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看到缝衣针浮在水面上晃晃悠悠、自由自在,我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第2个回答  2018-03-30

1、水果电池

2、火警报警器

3、潜望镜

1、水果电池 :
水果电池就是说在水果里面插入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这样由于水果里面有酸性电解质,可以形成一个原电池。
水果电池的的发电原理是:在实验中两个金属片的活性是不一样的,其中更活泼的那边的金属片和水果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了氢离子,由于产生了电荷,整个系统需要保持稳定(或者说是产生了电场,电场造成下列结果。),所以在组成原电池的情况下,由电子从回路中保持系统的稳定,这样的话理论上来说电流大小直接和果酸浓度相关,(如果是要表达为一个函数关系的话,那么这个函数其实是和离子强度有关的而且还是定量关系,和离子浓度由定性的关系。),在此情况下,如果回路的长度改变,势必造成回路的改变,所以也会造成电压的改变。

2、火警报警器:

材料:启辉器中的氖泡(就是日光灯丘克里的玻璃泡)、导线、电池、报警器(可用小灯泡、音乐卡里的发声装置)两片木板

制作:将两片木板钉成“┴”形,氖泡固定在立板上(代表墙);木板另一端连接电路,将各组件串联。

实验:用打火机烤氖泡,电路就会连通,灯亮或者发声装置响起。起到报告火警的作用。

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材料美化作品。

3、潜望镜

买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7-22
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原理】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如果一个规则的物体浸没在液体当中,它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均 可互相抵消,这是因为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受力面积虽然相 同,但上下表面所在液体内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大小不一样。物体 上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之差,正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证明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制作方法】 方法一(双乒乓球实验)。 材料:空矿泉水瓶一个、乒乓球两个。 将矿泉水瓶底剪去。实验时,将瓶口向下,从上面放入两个乒乓球, 因为瓶身不大。两个乒乓球会一个在下堵住瓶颈,另一个在上,左手持 瓶身,右手从上向里倒水,由于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颈,水只能向下渗 漏。随着瓶内水的上升,上面的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也随之上升。下面的 乒乓球虽然周围和上面都是水,但它却没有上浮。如果用右手堵住瓶口, 渗漏的水很快充满了瓶口和瓶颈之间,下面的乒乓球的底部也会浸没在 水中,它会立即“卟”地上升到水面。如图 6-23 所示。 方法二(上浮的木塞): 材料:空高橙饮料瓶一个、圆木塞一只、粘胶。 圆木塞要刚好塞在饮料瓶口上,不要太紧。再在圆木塞中央钻一个 直径约 5mm 的小孔。如图 6-24,将饮料瓶的中间部分剪去,依然瓶口向 上地将瓶颈用粘胶粘接在瓶内底部。待胶干后即可使用。 实验时,将木塞放在瓶口上,再用杯子装水沿瓶壁倒入瓶中。很快 水将浸没木塞周围,但此时木塞并不上浮。水面继续上升,漫过木塞上 表面,经小孔向里流水,此时木塞依然不上浮。等到木塞下的水面逐渐 上升,刚刚达到木塞底部,木塞会立即上浮到瓶中水面上。如图 6-25 所示。 方法三(双 U 形管压强差计) 材料:两个透明的 135 胶卷盒、橡皮膜(如气球)一大块、橡皮筋两 根、铁皮、铁丝若干、一次性注射塑料输液软管两根、木板(12×30cm2) 一块、厚木板一块、封口夹两只、白纸、粘胶等。 先将两胶卷盒去盖,中间各钻一小孔,正好使软管插入,用粘胶密 封连接处。再把两盒底部用粘胶粘连,剪一宽条铁皮把连接处固定起来, 并与粗铁丝固定,粗铁丝作为手持的柄,如图 6-26 所示。 把12×30cm2 的木板与厚木板钉起来,白纸粘贴在大木板上,将软管 弯成两个“U”形并行排列,并在两“U”形管中心画出刻度线。两软管 各经过一只小三通管与胶卷盒引出的两软管相接,三通管的另一个出口 为排气用。 实验时,用注射器在双 U 形管中注入同样量的红色水,使双 U 形管 中的液面相平。在两胶卷盒口上各绷一块气球膜,口面要绷平。等膜绷 好之后,用两只封口夹将三通管的排气口夹紧,不可漏气。 手持粗铁丝,缓缓将胶卷盒插入水中,如图 6-27 所示,两 U 形管中 的液面不会在同一高度,记下双 U 形管管底各至液面的高度差。与下面 胶卷盒相通的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要大得多,把这个水柱压强减去 与上面胶卷盒相通的 U 形管水柱压强,所得的差即是两胶卷盒上下表面 的压强之差。 将这个压强差乘以胶卷盒口的面积就能计算出胶卷盒所受的浮力。
第4个回答  2014-07-22
找筷子~橡皮筋~硬纸张~细铁丝~一个在受伤搓可以转飞的小转转~做个简易滑翔机 把硬纸张做成条形固定在筷子前段~在筷子最前面绑个铁丝下面连个可以穿孔的东西(东西都要轻)做个丁字型东西固定在筷子尾部~尾部固定橡皮筋通过前面的孔接转转~就做好了~转转向一个方向转让皮筋成螺旋状记得要多多转点~把飞机往空中一丢~就可以飞很远的~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