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词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典故

经济一词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典故,请详解 谢谢

中文的经济出自东晋时代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的「经世济俗」,意为治理天下,救济百姓。隋朝王通在《文中子・礼乐篇》则将提出了「经济」一词:「皆有经济之道,谓经国济民」。後人遂将「经济」一词作为「经国济民」的省略语,作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同义词。清末戊戌政变後,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就是沿用了「经济」的本义。
明清之际,政治秩序的巨大变动使得以王夫之、顾炎武、黄梨洲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儒家学者开始理论反思,批判程朱理学和心学末流,提出学术要「经世致用」的口号。这种学术思想传播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学术,「经世论」开始在一部分学者中流行。
但江户後期至明治时期,欧美思潮涌入日本。神田孝平首先在《经济小学》一书中用经济一词翻译英文的「political economy」,然而也有人认为是福泽谕吉首先使用这样的译法。这段时期,日本学者开始用经济一词指代货币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活动,并有了「经济指维系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生产、消费、交易等的活动」的提法。这种与金钱、财物等实际问题相关的定义逐渐在日本流行,这种用法与明清时期中文语境中的「经济」的原始用法不同。当时日本亦有另一种译法「资生」,但是并未被普遍接受。而後用「经济」一词翻译英文的「political economy」的这种译法又被梁启超引入汉语,也取代了严复在《原富》中的译法「计学」或是传统的「生计学」、「平准学」,并进而在整个汉字文化圈内逐渐取代了经济一词的原本含义。
简明扼要就是汉语:经济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小日本给精简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1
关于经济economy一词的由来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法》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 经济的词源 (一)古代汉语中的“经济” 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本来意思都是“经世济民”、“经国济物”,也就是治国平天下之意。 (二)中文“经济”的语源是日译西文 西方经济学19世纪晚期传入中国,最初,“economics”被直接译为“富国策”、“生计”、“理财学”等词。首先用汉字“经济学”翻译“economics”的是日本人,后来中国人把这个西文日译的词“译”回了中国,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经济”一词的另一来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