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因材施教呢?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幼儿园施教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的前运算阶段,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明确懂得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特点,幼儿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教师施教的课程就应当注重儿童发展的特点,正所谓幼儿教育的本质在于要唤醒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天性是爱玩的,而每天让孩子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在教室里识字、算数、学英语,这种应试教育会桎梏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剥夺了幼儿爱玩的天性,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有别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
  2、区域活动思想源于19世纪初,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氛围宽松、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回归了孩子的天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正如老子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施教对象是幼儿,就应该又多一层理解: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尤其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只要激发了他的探索欲望,想阻止他学都难。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正好能满足幼儿自主的探索欲望。
  3、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就是材料的配备和投放。区域活动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开放性的、多样化的适宜操作的区域材料,而且还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我们身边有很多材料资源可利用,不只是资金投入资源和个别的废旧材料。只有对材料的安全性、艺术性、目标性、探究性、丰富性、动态性等充分把握,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进而达到因材施教,使幼儿快乐成长的教育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