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好电影写一篇影评

有什么好电影值得写影评 影评怎么写

《暖春》影评
现在说《暖春》似乎有些晚了,但是好的电影,几年后相遇,依旧怦然心动。
《暧春》是由乌兰塔娜导演、山西制片厂摄制的一部农村题材、弘扬真善美、呼唤人间真情的影片,以朴实无华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逃离了养父养母家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老人收养。她不被老人的儿子儿媳接受,几经坎坷,老人和孩子用真情感动了儿子儿媳,一家人终于其乐融融在一起生活。
好的演绎才会真正使影片感人至深。片中没有明星大腕,却有着表现出色的老人、孩子,她们表演的相当到位。影片最感人的几处几乎都有哭戏,面对数目众多的哭戏,老人与小孩的扮演者用毫不华丽的演技,感动着观众。老人脸上的皱纹,孩子的大眼睛,在一个个镜头中,传神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
感人的画面有多处,给人印象深刻的如:爷爷拿出零碎的钱给小花买了一双新鞋;小花偷偷学习汉字,并教爷爷念字、识词;小花冒雨去找爷爷,爷爷在半路上晕倒等等,都反映了爷爷与小花之间最纯洁的“亲情”,突出了爷爷的善良与小花的聪明和机灵。
有一个长镜头,小花考了年级第一名兴奋的跑回来告诉爷爷,爷爷还没有回来。大雨来临,小花顶着雨披去接背着树枝的在雨中走都走不稳的爷爷。一老一小两个身影在风雨中摇摆,音乐特别的感人。爷爷摔倒了,昏迷不醒,我当时特别怕爷爷就这样去了,那么小花刚刚拥有的爱也要随之而去,也许这样处理,更具有悲剧的效果。终于,爷爷醒了过来
细节描写主要围绕在小花的婶娘身上。如:小花的婶娘把鸡蛋打破,又怨小花,并踩烂小花的风车;吃鸡肉的时候,宝桂多挑了几块鸡肉给爷爷,香草又用筷子划回锅里,还说他胳膊往外拐;突出了一个农村妇女的吝啬,泼辣性格;香草的脚被药烫到,小花来扶她,她却一把把她推开;小花的手被玻璃割破,这些细节描写反映出香草的性格特点,也是使小花感动香草的原因。另外,影片中音乐与环境的搭配十分和谐。在感人的画面时,音乐便会抒情而柔美,一到风雨交加时,音乐就会变得急速而沉闷,因而反映当时的情景,衬托了人物心情。
受了那么多即使是大人也无法想像的苦楚,终于有一个人爱她,照顾她,她有多开心。颠着一双小脚不肯停歇的跑来跑去,尽力去做所以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尽管不能生养的婶娘视她为肉中刺,叔叔嫌她是多余的一张嘴,可终究还有爷爷的爱。这爱,是她曾有过又失去的,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无比的珍惜,唯有用自己的小身躯不断的动作来告诉爱她的人:她是懂事的,可爱的孩子
终于,婶娘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小花不再叫她为“婶娘”而是“娘”。
一个落后的小山村的两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就是这样,没有大片的华丽、喧闹,却能发人深思,让人感动。感动于剧中爷爷的人生信条--人不能见死不救;感动于村里像胖婶一样善良的人们,更感动于小花那颗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心灵。与其说是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牵动着观众的心,倒不如说是她的美丽心灵打动了所有的人。
我们感动过,流泪过,并不代表就此结束,真爱是我们必须深藏于心并且时刻铭记的。感动后我们更该懂得去珍惜真情,明白它的来之不易,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
学会感恩、学会宽容,这样的口号我们会喊,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并非都能做得到;而小花,一个七岁的孩子做到了。看罢片子,再仔细想想,其实感恩也好,宽容也好,都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有时,人生真的就像一场剧,而我们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演员。剧情的发展,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当你徘徊于A与B之间时,不要让邪恶遮住你的眼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5
一个梦想着当飞行员的男孩子,面对的是父母离异,妈妈染上毒瘾,丢掉工作,只得搬进了未完工的烂尾楼。此情此景,对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然而,不仅如此,妈妈还被送去强制戒毒了……
  思念母亲的孤独,遭到社会本能的排斥与歧视的痛苦,一下子全加在了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一个本该在母亲怀里撒娇,本该充满欢乐的孩子身上。生活是多么无情呀!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止也止不住,我的心在呐喊:“母亲呀,你的孩子正在受苦啊,如果你知道的话,还会去碰毒品吗?你还会……”这时,我不由想起了一个女科学家尝试毒品,不能自拔,自杀前留下一句话:“千万不能碰毒品!”毒品这恶魔,害了多少人,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啊!千万不能吸第一口呀!
  到此为上,影片主题已现出端倪: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影片中,有两个故事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镜头一:故事主人公亮亮,站在吊床上,两手侧平举,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我要飞!”与此同时,一声飞机声划过我的耳际,直穿透了我的胸膛。
  镜头二:深爱妈妈的亮亮,折了很多纸飞机,拼命向戒毒所墙内扔去:妈妈我是亮亮、我想你、我爱你、我等你……而此时,痛苦自责的母亲阿晨在戒毒所内自杀未遂,被送进了医院……不知不觉,泪水已爬满我的脸庞。
  这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这感天动地的亲情正进行着生死较量。
  随之,我的眼前站起了一个自强自立的小男子汉——何亮。
  最为感人的是那一封封信装着一架架纸飞机,一份份爱和思念,再次“飞”向阿晨。使亮亮思念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通过纸飞机所寄托的美好愿望,得到了统一。是啊,生活中,哪位母亲对子女不是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心血,哪个子女不是孝顺自己的父母呢?母子之情,感人肺腑。亲情终于战胜了毒品。
  同时,本片中音乐的创作也极为成功。或轻柔,或凄凉,或伤感,或激越,无不为剧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催人泪下,使观众情不自禁融入其中。这一刻,谁都会忍不住感动,忍不住流泪。那纸飞机,也在我们心中飞呀飞,那份善良,那份亲情,早在音乐中交融了。
  亲情,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这部影片对社会中开展禁毒有着积极意义。可加强公民禁毒、防毒的道德建设,是一部警示人们远离毒品,自强自立的好影片。
  如果,要说对影片有什么看法的话:就是塑造人物方面还不够丰满,表达力度不够。如亮亮的痛苦,可能是导演太仁慈了,表现亮亮的孤独无助,只是用了较为抒情的散文方式来体现,过于抒情则显力度不够。妈妈戒毒历程体现不出她难以自拔,缺乏反复,稍显容易,故显苍白无力。至于毒枭的出现,简直有点画蛇添足。也许,影片是想告诉我们“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吧!
  人物可以更丰满些。
  情节可以更生动些。
  我想,这是每一部影视作品永恒不变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