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不欺我”和“诚不我欺”,到底该用那个?

如题所述

两种都可以,古人诚不我欺是为宾语前置句式,转换为现代语法通用结构是“古人诚不欺我”。

意思是,古人的话确实并没有欺骗我呀,也就是古人说的对极了。适合用在遇到某事的时候,想起了古人说的某句话用在此处正合适,实为一语中的,故而幡然醒悟;有时也带有感叹、觉悟之意。

例句:在某次会议上,我提出了一番新颖的理论,但在座各位都不以为然,于是我叹曰:“ 夏虫不可语冰,古人诚不我欺啊!” 

古人的处世原则,一般来讲,大体都遵循“仁、义、礼、智、信”,讲究的是君子作风,现在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这之前还有“诚意”“正心”,这才是重中之重。

“诚意”“正心”就是说不要自欺欺人,所以说“诚不我欺”,就是自己说的话首先没有欺骗自己,这样综合起来,即“不自欺者不欺人”,其实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古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态度。

出处: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释义:

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作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经文所谓:「诚其意」,是说不要欺骗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2
“诚不我欺”和“诚不欺我”都是正确的。
这两者都有为事实所证明的意思,但应该用“诚不我欺”这个词。
这个词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句子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短语来使用。
总之,“诚不我欺”是正确的用法,而“诚不欺我”则不太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