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硬币最值钱

什么硬币最值钱

1986年的1元硬币目前市场价已经高达12万元。
1、硬分币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龙”最炙手可热。
2、“五大天王”是指1981年的1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如今每枚的身价已经高达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飙涨至万元以上。
2、“四小龙”则是1955年的1分硬币,1957年的1分硬币,1992年的1分硬币和1992年的2分硬币,它们每枚的价格都在200元以上。“五大天王”和“四小龙”发行规模很小,主要作为收藏品馈赠外宾,所以国内基本没有。

拓展资料:

硬币分类:
硬币“本职”是充当流通中介。但随着收藏和投资需要,又派生出一些其他用途硬币。虽然对硬币可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从集藏需要出发,按照发行目的进行分类应是最本质和最基本的方法,由此可分为:

流通币
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发行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属或贵金属制成;发行量不限,一般较大;发行年代可以间断或连续;同一面值同一图案硬币有不同发行年代。按其实际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已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两种流通币。
①主币与辅币流通硬币元币(长城币,牡丹币,菊花一元)是人民币主币;流通硬币中只有角币、分币才叫人民币“辅币”。
②流通币的收藏。流通币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币可被收藏,当前对初涉硬币集藏的币友来说流通币收藏还是主体。
当然流通币的收藏价格通常高于甚至远高于其流通价格,所以对这类币来说,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优美的。面值较小的币“攒”起来。即以流通价格代替了收藏价格。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国别、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难集“全”。

收藏币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
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它不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但可作为收藏品(商品)在市场流通。如我国1984年面值10元的熊猫银币发行价不是10元而是100多元。面值10元只不过说明它是“币”而不是“章”。也决不会有人用此币作为10元流通币使用。
收藏币一般由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必须限量发行(几枚到上百万枚),而且要公布发行量。收藏币一般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不能连续发行。
所以,收藏币虽是硬币中的一种,但一般只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流通”。广大公众从未使用过,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
纪念币与收藏币:长久以来,纪念币这一名词很流行,似乎成了收藏币的同义语。事实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纪念币是主权发行机构经过批准(美国需经国会通过),为了纪念某人、某事、某物而特殊发行的硬币,其目的是借助于硬币这一“大众传媒”来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但是纪念币可以是流通币也可以是收藏币。就其目的而言,流通币似乎更具有宣传优势。如美国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1/4美元流通纪念币在实际流通中和常规1/4美元硬币完全等同,如可用于打投币电话。而美国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1/2美元收藏纪念币发行价即为11.5美元,只有在钱币商和收藏者手中才能看到此币,一般美国公众不了解,也见不到此币。诚然,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收藏币为纪念币,但收藏币的内涵要比纪念币宽广。它应该包括:纪念币、生肖币、风光币和各种主题币(如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各种主题币似乎很难 套用“纪念”这一概念,但属于收藏币无疑,即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面值价格出售,一般用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和精制,限量发行并公布发行量,一般每种币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
由于收藏纪念币发行机构所获的利润远高于流通纪念币, 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某些中小国家)收藏纪念币的发行已有“滥发”之势。个别国家一年发行近百种收藏纪念币。其特点是材质多为贵金属,大量发行精制币,总发行量较少,甚至将一些与本国毫无关系的人物事件列为本国纪念币内容(如利比里亚发行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纪念币)。这些币在发行国基本不销售,而是有目的地倾销到特定地区,以获取暴利,甚至内外勾结,坐地分利。这种现象已日益为广大公众和收藏者所识别,并遭到非议。显然,如果纪念币大都成为收藏纪念币,它的“宣传教育”作用本职无形中大为缩小,不过仅在收藏者中“纪念”而已。
至于本应流通的流通纪念币实际上大量“沉淀”,并不流通,甚至高价炒卖,应被视为不正常的特殊情况(如我国新发行的各种流通纪念币)。这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权发行机构在发行量控制,收藏交易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责任与问题。
一句话,纪念币只是收藏币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硬币在流通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应该多发行流通纪念币,少发行收藏纪念币。为了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要,应该扩大纪念币以外的各种收藏币发行。并建议在收藏界中逐步熟悉收藏币这一名称,将收藏币与纪念币加以区别。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有意识地将流通硬币转变为收藏币的情况。这就是各造币厂将当年该厂所生产的未流通及流通硬币封装为造币厂套币,或专门为收藏者生产精制套币。国外常称之为非流通法币。至于钱币商将未流通(或已流通)的流通硬币自行进行各种封装出售,当不属此范畴。

投资币
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投资币虽也由主权发行机构发行,但常无面值或面值是象征性的(表示为主权发行机构认可的“币”),发行量和发行年代并不重要,市面图案相对固定,便于辨认(如加拿大枫叶银币,南非克吕格尔羚羊金币)。重要的是制币贵金属成色和币重。
投资币价格主要根据贵金属价格变化而涨落,一般为所含金重量或纯银重量再加以3%~10%的附加费。
所以投资币不过是“币”形贵金属,便于保存和交易(较之金锭、金条、金项链、金戒指),并能保值和增值。这类币按其本质似应译为“锭”币,但不通俗;因其成色较高,应称为“纯”金银币,但多加一“纯”字似乎累赘。若简称为金银币,又易与金银收藏纪念币混淆。所以建议仍以“(贵金属)投资币”这个名称为最佳选择。事实上一般硬币收藏者并不涉及此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有谁收购吗?我有不同年份的硬币十多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