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坡度是多少?

如题所述

平原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最小为0.3%,丘陵和山区应大于或等于3%。

与广场相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到2%为好,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寒冷地区不应大于6%,但在出入口处应设置纵坡度小于或等于2%的缓坡段。排水坡度没有上限值的规定,坡度上限需要考虑交通要求和构造稳定的要求。

扩展资料:

排水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水源的不同,影响路面的水流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与此相应的路面排水,分为路面地表排水和路面内部排水。路面地表排水包括路面表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表面排水是指路面和路肩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中央分隔带排水是指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路面内部排水是指排除或疏干通过裂缝、接缝或面层空隙下渗到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和垫层)内部,或者由地下水及道路两侧滞水浸人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

路面排水的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适当地选择路面的空间布置形式和结构,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防止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行车速度快的高等级道路路面水应迅速排除,以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路线纵坡等因素,结合路基、桥涵结构物的排水设计,合理选择排水方案,布置排水设施,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一级公路宜为5年;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宜为3年;对于多雨地区的公路或特殊路段,可适当提高。 

根据公路等级,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桥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各种排水构造物之间的联系,并与沿线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相结合,使全线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

各项排水设施和构造物的设计,应考虑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的要求。多年冻土、滑坡等特殊地区(段)的公路,排水设计应结合该工程的其他处治措施综合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面排水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