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

如题所述

目前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2000倍。

拓展资料

1、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2、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在地质学等理工科专业中有重要应用。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用,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 可供广大用户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光学显微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6
大约为1000-1500倍,没有超过2000的。
光学显微镜(简写OM)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
(一)、物镜
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二)、目镜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
1.目镜的结构
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好在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也可在其上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
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
2.目镜的作用
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
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
(三)、聚光器
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标本下方的聚光器支架上。它主要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其中,聚光镜可分为明视场聚光镜(普通显微镜配置)和暗视场聚光镜。
(四)反光镜
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是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是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反光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装在聚光器下面,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任意旋转。
反光镜的作用是使由光源发出的光线或天然光射向聚光器。当用聚光器时一般用平面镜,不用时用凹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弱时用凹面镜。
观察完毕后,应将反光镜垂直放置。
(五)照明光源
显微镜的照明可以用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
(六)滤光器
安装在光源和聚光器之间。作用是让所选择的某一波段的光线通过,而吸收掉其他的光线,即为了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或削弱光的强度。分为两大类:滤光片和液体滤光器。
(七)盖玻片和载玻片
盖玻片和载玻片的表面应相当平坦,无气泡,无划痕。最好选用无色,透明度好的,使用前应洗净。
第2个回答  2015-04-18
目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0.2微米,正在向0.02微米努力.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目前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10x,个别可以达到20X;物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x,油镜100x .再进行数码放大.所以通常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2000倍,获得的图象可以再乘以数码放大倍数.
第3个回答  2010-08-24
理论上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以达到两千多倍,但是目前不仅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并且还由于制造工艺水平的限制,最好的显微镜的最高有效放大倍数,只能达到一千倍左右。因此有时说一架显微镜可以放大两千倍,这只不过是能够“放大”而已,并不能说明它的清晰程度增大,也许只看见一个放大的模糊形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8-2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乘物镜倍数,如目镜为10倍,物镜为40倍,则放大倍数为40×10倍(放大400倍)。光学显微镜的极限放大是2000倍,可分辨相距1^10(-5)厘米的两点。

2000倍时属于无效放大,
不能增加分辨率超过分辨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