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

2、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水解酸化池的运行过程:

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降解阶段和甲烷化阶段。在水解酸化池中,反应过程分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进行控制。

在水解阶段,复合填料可将固体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通常很难将其分离。这一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菌。

拓展知识:

1、水解酸化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

2、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来获得代谢能ATP;能源有机化合物释放的电子一级电子载体NAD。

3、以NADH的形式直接将电子交给内源的有机受体而再生成NAD,同时将后者还原成水解酸化产物(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4、细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级电子载体的辅酶NAD不能得到再生,有效的电子载体就会愈来愈少,脱氢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了。

因此辅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发酵)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