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蜘蛛的俗语

如题所述

  第一、早报喜,夜报财
  生活中人们对喜事和发财尤为在意,所以妄图从生活中的一些迹象中,发现对自己有利的蛛丝马迹。本文这句俗语,就是农村人对蜘蛛报喜的一种总结。意思是在早上的时候,如果看见蜘蛛就会有喜事发生,而晚上看见他们可能就会发财。
  当然这也只是老百姓的一种朴素的愿望而已,并不见得早、晚见到蜘蛛就会有喜事和财运。相信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蜘蛛是生活中的一种必不可缺的动物。它们会在窗棂、墙角、棚顶等地方结网,作为一种益虫还可以捕捉蚊虫,为人们免去了很多麻烦。
  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蚊虫鼠蚁便会大量冒出,这些动物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蚊子一旦被它咬一口,不仅会令皮肤特别痒,甚至还会间接传染一些疾病。而蜘蛛结网却可以扑捉蚊子、苍蝇等小动物,这样就可以避免被它们骚扰。这句俗语的说的是蜘蛛从天而降,寓意喜从天降,是一种会给人们带来好运的征兆。
  第二、正晌报客来
  这句俗语其实非常好理解,如果在晌午的时候看到蜘蛛,那么就说明家中会有客人来拜访。在传统的待客礼仪中,用真诚、热情去款待客人,不仅会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亲密,最重要的是还能够给自己或家庭带来好运。
  《周易》有云:“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简而言之就算是有三个不速之客,也应该怀有敬意的热情招待,更何况是家中要有客人来呢。所以晌午看到蜘蛛不仅是有客要来,更重要的是也是遇到吉祥的预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一旦看到晌午蜘蛛就会意识到有报客来,便会准备食物等待客人的到来。
  这样做不仅会让客人觉得受到了尊重,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对这个家庭留下好印象,进而让主人一家获得更多的福报。
  第三、喜蛛应巧
  所谓喜蛛应巧就是一种岁时风俗,一般都是在七夕节的晚上,由女子穿针引线“乞巧”。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样将来才能够找一个好婆家,并且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幸福美满。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于是人们在七夕节的晚上,会在庭院中摆上祭祀的贡品,如果正好有蜘蛛坠于瓜果之上,那么就属于“应巧”了。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曾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这便是喜蛛应巧的习俗内容,人们会将蜘蛛放在一个小盒子中,第二天打开后结网越多就越应巧。实际上七夕节又可以叫做乞巧节,古代女子会在七夕这一天,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辛未七夕》诗中写道:“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实际上就是对这种习俗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 古代女子的一种美好愿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