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外可见光区乙烯产生几个吸收带

如题所述

在紫外-可见光区域,乙烯展现出五个吸收带。
1. 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被称为发色团或生色团。例如,C=C、C=O、C≡C等均为发色团。不同的发色团结构导致不同的电子跃迁类型,通常涉及π→π*或n→π*跃迁。
2. 助色团:某些原子或基团本身不吸收波长大于200 nm的光波,但当它们与特定的发色团结合时,可以推动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并增强吸收强度。这样的原子或基团被称为助色团。通常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OR、-NHR、-SH、-CI、-Br、-I等。
3. 蓝移与红移:有机化合物在反应中可能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导致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称为红移(长移);相反,若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则称为蓝移(紫移)。
4. 浓色效应与淡色效应:吸收强度的增加称为浓色效应或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而吸收强度的降低称为淡色效应或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5.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该曲线以波长(nm)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或吸收系数ε为纵坐标。光谱曲线上的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称为λ_max,相应的摩尔吸收系数称为ε_max。ε_max > 10^4的吸收峰被认为是强带,而ε_max < 10^3的吸收峰被视为弱带。曲线中的最低点称为吸收谷或最小吸收(λ_min),有时在曲线中还可以观察到肩峰(sh)。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