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过年的风俗和我们中国有哪些不同?

如题所述

新加坡华人过年的习俗和中国有哪些不同?
新加坡华人过年活动:
新加坡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5%,他们向来都非常重视中国农历新年。新加坡华人的新年活动与饮食等习俗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既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风俗,又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新加坡华人新年活动包括给晚辈压岁钱。每当新年临近,新加坡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红包金额从5新元、10新元和20新元不等。现在,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也不忘行孝心,在新春佳节之际给父母送上一个红包,或是请父母去餐馆享用美味佳肴,或是送他们去国外休闲旅游。
新加坡华人过年前会进行称之为“春节大扫除”的宏伟工程,然后购买各种新年饰品,如财神、门神和春联等。他们也会到花店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树、象征开运聚财的开运竹、具有吉祥与发财之意的菊花、象征财源滚滚的金钱树等。
在新春期间,华人依然保留走亲戚、互道吉祥的习惯。大年初一,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除了红包外,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
新加坡华人过年的饮食:
年夜饭也是新加坡华人新春期间最为重视的一顿饭。这顿饭丰盛且讲究寓意。新加坡华人以中国福建人和广东人居多,也有部分海南人和客家人。潮州人过年少不了卤味,客家人少不了豆腐,海南人则一定要吃鸡和寓意久久昌盛的韭菜。鱼象征吉庆有余,自然是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现在许多新加坡华人新年也开始吃火锅,方便实惠,另外火锅也叫围炉,这与过年吃团圆饭的说法也甚是贴切。
新加坡华人中也有一些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这些人非常重视春节。他们制作的新年食品有寓意“旺来”的黄梨挞,祝福人们步步高升的九层糕,象征家人“粘”在一起的糯米类食品等。
在新加坡,春节最为独特的一道菜是“捞鱼生”,即切成一片片的新鲜生鱼肉配以瓜丝、水果丝和各类蔬菜,再加上蜂蜜等,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夹起,一边用广东话说“捞起(喜)!捞起(喜)!”,借着“捞喜”的谐音祝福来年事业发达。
现在,随着餐饮业的发达,许多新加坡华人都会到餐馆享用年夜饭,也有叫餐送到家的。为迎合农历新年,新加坡的餐馆与酒店纷纷推出精美的各式菜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