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割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题所述

 准备工作

①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②清除污垢等;

    ③按图样划线放样;

    ④垫高被割件并使其平稳;

    ⑤检查割炬的射吸性能;

    ⑥检查风线是否良好;

    ⑦调节预热火焰的能率及性质;

    ⑧待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试割。

02

操作技术

气割的使用方法,气割的操作分为点火、起割、正常气割、停割四步进行。

 点火:点火前,先开乙炔,再微开氧气阀,用点火枪或火柴点火。正常情况下应采用专用的打火枪点火。在无打火枪的条件下,亦可用火柴来点火,但须注意操作者的安全,不要被喷射出的火焰烧伤。开始为碳化焰,此时应逐渐加大氧气流量,将火焰调节为中性火焰或者略微带氧化性质的火焰。

 

    起割:起割点应选择在割件的边缘,先用预热火焰加热金属,待预热到亮红色时,将火焰移至边缘以外,同时慢慢打开切割氧气阀门,随着氧流的增大,从割件的背面就飞出鲜红的铁渣,证明工件已被割透,割炬就可根据工件的厚度以适当的速度开始由右至左移动。

 

    正常气割:起割后,割炬的移动速度要均匀,控制割嘴与割件的距离约等于焰芯长度2~4mm。割嘴可向后(即向切割前进方向)倾斜20°~30°。气割过程中,倘若发生爆鸣和回火现象,应立即关闭切割氧气阀,然后依次关闭预热氧气阀与乙炔阀,使气割过程暂停。用通针清除通道内的污物。处理正常后,再重新气割。

 

    停割:临结束时,应将割炬沿气割相反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以便将钢板的下部提前割透,使切口在收尾处显得很整齐。最后关闭氧气阀和乙炔阀,整个气割过程便告结束。

 

    当钢板厚度在25mm以上时,应采取大号割炬和割嘴,并且加大预热火焰和切割氧流。在气割过程中,切割速度要慢,并适当地做横向月牙形摆动,以加宽切口,得以排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2
气割是指利用气体火焰将被切割的金属预热到燃点,使其在纯氧气流中剧烈燃烧,形成熔渣并放出大量的热,在高压氧的吹力作用下,将氧化熔渣吹掉:所放出的热量又进一步预热下一层金属,使其达到熔点。金属的气割过程,就是预热、燃烧、吹渣的连续过程,其实质是金属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

1放好导轨,把切割机放在导轨上,导轨俩头要对齐,当切割圆时,调节割嘴高低、相对于小车的距离和角度,以保证在板材的区域内进行连续切割,
2连接输气管,区分氧气管和燃气管。
3打开氧气控制阀和燃气控制阀,确认气瓶气压和输出气压,以保证供气充足和节约。
4点火;打开燃气和预热氧,使用打火机从侧面点火。
5开始切割;,用预热火焰加热开始点(此时高压氧气阀是关闭的),预热时间应视金属温度情况而定,一般加热到工件表面接近熔化(表面呈橘红色)。这时轻轻打开高压氧气阀门,开始气割。如果预热的地方切割不掉,说明预热温度太低,应关闭高压氧继续预热,预热火焰的焰芯前端应离工件表面2 ~ 4mm,同时要注意割炬与工件间应有一定的角度,当气割5~30mm厚的工件时,割炬应垂直于工件;当厚度小于5mm时,割炬可向后倾斜5~10°;若厚度超过30mm,在气割开始时割炬可向前倾斜5~10°,待割透时,割炬可垂直于工件,直到气割完毕。如果预热的地方被切割掉,则继续加大高压氧气量,使切口深度加大,直至全部切透。
6.气割不同厚度的钢时,割嘴的选择和氧气工作压力调整,对气割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使用太小的割嘴来割厚钢,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燃烧和喷射能力,切割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即使勉强一次又一次地割下来,质量既坏,工作效率也低。反之,如果使用太大的割嘴来割薄钢,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氧气和乙炔,而且气割的质量也不好。因此要选择好割嘴的大小。切割氧的压力与金属厚度的关系:压力不足,不但切割速度缓慢,而且熔渣不易吹掉,切口不平,甚至有时会切不透;压力过大时,除了氧气消耗量增加外,金属也容易冷却,从而使切割速度降低,切口加宽,表面也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