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之窗?

如题所述

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若被怪物三姐妹中的美杜莎看上一眼,立刻就会变成石头。这个故事说白了,这是将眼睛的威力神化了。

从医学上来看,眼睛在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因此被称“五官之王”。孟子云:“存之人者,莫良于眸子,眸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降,胸中不正,则眸子眩。”从眼睛里流露出真实心情是一目了然的,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

人们深层心理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视线上。视线的移动、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观察视线的变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爬上窗台就不难看清屋中的情形,读懂人的眼色便可知晓人们内心的状况反应。

以眼睛看人心的方法由来已久。人的个性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其修养功夫如何深远。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为内,情为外,性为体,情为用。性受外来的刺激,发而为情。刺激不同,情所表现最显著、最难掩饰的部分,不是语言、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而眼睛是无法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的闪烁。

如果见一个人的眼神沉静,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算。只要向他请示办法,表示焦虑,如果他不肯明白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要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如果一个人的眼神散乱,便可明白他也是毫无办法,徒然着急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这时,我们只能平心静气,另想应付的办法,不必再多问,否则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也是显示自己本能的机会,自己快快去想办法吧!

如果我们见一个人的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此人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合的。退而研究他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倘若一个人的眼神阴沉,应该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他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背后伺机而出。如果我们不是早有准备想和他见个高低,那么,最好火速鸣金收兵。

若见一个人眼神流动、异于平常,便可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他人点苦头尝尝。这时我们应步步为营,不要轻易靠近,前后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会跌翻在他的手里。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要是一个人的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虽未绝望,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我们就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如果我们已有现成的办法,应该马上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达成。

若一个人的眼神似在冒火,便可明白他此刻定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自己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马上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剧烈冲突了。

如果一个人的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便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若是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一定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提出的要求。

假如一个人眼神四散、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我们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此时,如果不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或者寻找新话题,谈谈他所愿听的事,必定会碰得一鼻子灰。

要是一个人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认为我们说的话有一听的必要,应该照自己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自己的见解不差,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我们若见到一个人的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心有重忧、苦痛万分。这时,聪明的你就不要向他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我们只好说些安慰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无趣。

如果见一个人的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不屑听我们说的话,无论我们提出的理由如何充分,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趁早戛然而止、退而求其近之道。

总之,人们的眼神有散有聚、有动有静、有流有凝,有阴沉、呆滞、下垂、上扬,仔细参悟之后,必可以发现人情毕露的种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因竟是这,让人意想不到

第2个回答  2020-12-03

眼睛是人体心灵之窗,提醒:日常坚持做好3件事,保护眼睛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