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石明松发明的,为什么后来袁隆平被列为第一获奖人?石明松只列第二?

如题所述

1973年,石在沙湖原种场“农垦58”大田中,发现“光敏感核不育水稻”。10多年来,他在协作组的配合下,致力于光敏感核不育二用系研究,终于育成一种多用的核不育系新型稻种——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摘下“水稻皇冠上第三颗明珠”。1985年10月,通过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外50多位有关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这项成果是我国水稻史上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正式命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全国20多家报刊杂志登载他的先进事迹。1986年12月,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同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称号。去世后项目被袁隆平团队接手改名两系法育种技术后又向国家报奖,石明松后来是因为儿子向国家写信名字才被追加去奖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0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涉及到了复杂的荣誉和知识产权的争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袁隆平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石明松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进一步发展并改良了这一技术,使其更具实用性和可靠性。因此,他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石明松,理应被视为第一获奖人。
2.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尽管石明松是该技术的最初发明者,但袁隆平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作为第一获奖人,是对整个团队努力的认可。
3. 袁隆平在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和商业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学术领域推动了该技术的发展,还积极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农业实践中,使更多的农民受益。因此,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技术研发上,更是在技术推广和社会效益上。
4. 袁隆平和石明松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议或约定。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表彰石明松的最初发明和袁隆平的后续改进,他们可能达成了一种共识,将奖项授予袁隆平作为代表。
这些只是可能的情况,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在涉及这类争议时,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同时也要尊重各方之间的协议和约定。
第2个回答  2020-02-17
因为87年开始协作攻关二系法,89年石明松去世,当年有的突破,袁隆平贡献了二系法温敏性及配套技术协作95年攻关完成,虽然是发起人,但体系建立的时候不幸去世,贡献相对没那么大。论贡献,袁老第一无异议,朱英国老先生曾经这么评价
第3个回答  2019-10-04
石明松后来触电去世了,发明成果被袁隆平团队接手,由于知名度和地位高,所以袁隆平被列在第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