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智能遮阳板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传统汽车遮阳板:防光手段单一,非智能化、自动化;只能防太阳斜射光,不能防太阳直射光、地面反射光、玻璃幕墙和其它物体的折射光、雪地白光以及各种散射光;夜间没有防光作用;影响驾驶视线;容易造成职业病变。还有一种塑料遮阳板,通常用高聚酯板制作,以黄色居多,悬挂在遮阳板上。说是既可以防强光,又能在夜间起到增光作用。其实都是虚假宣传。这类产品因为是用透光率不够好的塑料板染上黄颜色,所以使用时人的视觉模糊不清。更糟糕的是,如果在强烈的太阳光下使用,不仅不能防强光,反而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焦灼感。至于在夜间增光的功能,根本不存在,从科学角度讲也没有这种可能。另外,将产品悬挂在遮阳板上,位置偏低,随车摇晃,不仅功能效果不好,而且极不安全。墨镜、太阳镜、太阳膜是之前许多司机使用的防光用品。这些东西与御光保相比,最大的缺点是不变色,不能遇光而变、随光渐变,无法调光,开车过隧道和夜间使用,反而是一种不安全隐患,而且使用也不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智能遮阳板根据液晶的电光特性,采用最环保的太阳能,经过独特的微功耗设计,实现了光照度自动控制液晶透光率的功能,使液晶屏随外界阳光强弱进行感光变色,从而起到遮阳不挡视线的效果,消除外界强光及各种有害光线对驾乘人员的刺激和伤害,起到舒适、安全的作用。此外,产品的太阳能电池驱动的模数混合液晶控制器是世界首创,并且申请了13项中国专利,其中9项为国家发明专利。到目前为止,智能遮阳板发明的太阳能电池驱动的智能型太阳眼镜、智能汽车遮阳镜等产品均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征,只挡太阳不挡路,舒适驾驶;根据阳光的强弱自动变化液晶板的明暗,减少视觉疲劳;通过反馈控制可以使人眼感觉到的摄光量保持基本不变。抗紫外线99%及大部分有害光辐射,有效保护眼睛;通过偏振光可以将眩目的反光去除,起到防眩光作用;夜间会车时能有效减弱对面来车射出的强光;太阳能电池给液晶遮阳板供电,无须充电,安全环保;适用范围广,安装简捷;就体现出了无比温情的人文关怀。而今,这一技术已在全球许多国家申请了专利。国内共申请9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前后可调汽车智能遮阳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挂钩、关节板、支架和可变色液晶板,其特征在于:挂钩与关节板旋转连接,关节板与支架旋转连接或固定连接,支架夹持可变色液晶板。进一步地,关节板与支架旋转连接,挂钩与关。

第2个回答  2018-01-10

出入隧道,巨大的光差会导致驾乘者瞬间致盲,在此期间行车就如同瞎子走路,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这期间还要摘取或更换墨镜,那就更加危险了。智能遮阳板,在进入隧道前就已经将强光变弱,而在进入隧道口时,它瞬间由暗变明,极大地缩小了光差,降低了人眼对于明暗环境变化的不适感,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对于经常开车的驾驶员来说,皮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红外线等有害光之下,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黄褐斑、角膜炎、白内障甚至皮肤癌等疾病都与这些有害光息息相关。智能遮阳板,能过滤99.99%的有害光。而且,它除了遮挡眼部以外,还能保护驾乘者整个脸部免遭强光伤害,保障驾乘者的肌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