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七八十年代,火遍全国的“的确良”吗?为何现在不流行了?

如题所述

历史岁月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有些时候总在感叹为什么有些东西还没有感受够,就已经被淘汰了,就像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电子产品一样,我们或许不是因为质量过差而选择了放弃,却是因为有了新一代的替代品而选择放弃旧款。当代人与过往时代的人已经在很多层面有了不一样的思考,物质享受方面我们或许更在意方便和时尚,但是对于过往岁月的人来说实用是最受关注的,对于现在的老人们来说,还是讨厌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想,或许正是源于他们曾经所感受到的生活就是如此,我们在疑惑他们为什么有这样想法的同时或许也可以预见一下我们在年老之后的种种形象,或许等我们年老之后也会依然钟爱我们青年时光中的那些美好和东西。

他们之所以那么在意一件事务的实用性是因为他们曾经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并没有那么多的物质储备。经济相比之下也有所差距,也就是他们在过往岁月中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所体会到那种先进。有人会觉得,是因为他们人老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曾经的他们也是某个时代的青年人,不过在那个时代他们的追求与我们有所不同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的青年人都非常的懂得积极接纳新鲜事务,毕竟只有懂得接受这些新颖的东西才有机会去了解它们,而本文的主角“的确良”就是其中之一。它之所以普及就是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而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它的存在跨越了二三十年的岁月。

在那个时代,潮流的更换远没有二十世纪以后那么迅速,如果说某一个东西在一个国家火热了起来,那么这种潮流将伴随很久。刘海卷发、轮滑艇、牛仔裤,每一个东西都是印证着那个时代的东西,无论是衣食住行的那个方面都有它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东西。或许“的确良”就是在那种环境下诞生出来的东西吧。在很多地区炎热的夏天总是每个人的共同记忆,那时候没有空调,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够买一大堆的吹风机、吊扇这样的家具,很多时候炎热的夏天总是一年中最考验人“意志”的时候。

于是乎对于青年人来说寻找解脱的方法是必然之路,“的确良”并不是一种完全靠外来引进的面料,我们国家那时候的纺织制造技术已经有一定的水平了,而“的确良”的制造要求比较低,在一些东亚国家经过短暂流行之后就迅速传播到了我国。“的确良”的面料工艺简单,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在“清凉”的穿衣体验上做点文章,所以说轻薄就成了一种取向,这就造成了这种面料的价格和接受度大大提高。我们不难理解到,对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来说,这样的产品一定是实惠又好用的,价格便宜本来就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竞争条件,再加上它却是太适合夏天的时候穿着了,于是很快“的确良”就占领了本土市场。

“的确良”是用专业的话语来说就是一种用纤维为原材料的轻薄面料,没有什么其他特点就是薄,二十世纪以后的人们可能不太会认同这种东西,因为它除了这个优势以外就基本没有其他的东西了。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一个优点就已经非常全面了,那时候人们的穿着并不像现在那样非常的多样和个性。各种各样的仿军装,水手服,最多还有一部分看起来比较时尚的印花服装。对于身处那个时代的他们来说,这些就是他们想要的,既然款式就只有那么多,从外表上不能够彼此之间产生太多的不同和差距,面料就成了一种区分选择的条件,那时候已经有棉制的衣服了,灯草绒也是一种常用的衣服面料,但是对于身处夏天的青年人们来说,“的确良”才是真正实际的选择,不为别的就是凉快。

那时候,我们的父辈可能十多二十岁,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面料好坏的认知才是老百姓们的集体意见,如果对“的确良”的优劣点不太清楚,我们或许可以从他们哪里得到一些信息。上世纪70年代,外婆才和外公结婚没多久,他们二人都是在城乡结合区域做工的青年夫妇,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下到地里去,那时候对于年轻人来说唯一能够和烈日炎炎做斗争的无非就是一口又一口的冰凉山泉水,如果天上见不到任何一片云彩那么整个劳作的过程就将要完全在暴晒中进行。

对于男孩子来说脱光上衣,只留一条裤衩子是很容易的,对于外婆来说这个夏天有点过于严峻,哪怕是仅仅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碎花衬衫都会非常的热,主要汗液没有办法挥发,人在地里面就像呆在蒸笼一样。而“的确良”的出现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据他们那一代人回忆,这种面料的衣服和裤子一开始仅仅只有少部分人穿,那时候大家的衣物基本上都是定做的,什么面料都是由自己选择,大家在不太熟悉这种面料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轻易的尝试。但是随着尝试的人都说那种面料的衣服实在穿起来非常的凉快,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各个地区就流行了起来。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纱布一般的透风性,但是却没有那么通透,缺点就是一开始面料还有些紧缺,在刚开始流行的那几年“的确良”真的是一种稀缺货,无论是裁缝铺还是商城里面的各种货柜,这个东西基本上是到货就被卖光了,到了春夏交替的时候基本上不太可能看得到存货。对于男孩子来说衣服的形式比较简单,但是也容易坏,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说这种面料的衣服中看不中用,衣服看起来光滑亮丽,但是只要稍微碰到什么尖锐的东西就容易被撕坏,而且缝补起来会非常的明显,对于干粗活的人来说还是不太适合,对于城里面年轻人来说做裙子、做碎花的衣物都是十分合适的。还记得七八十年代,很火的“的确良”吗?为何现在却不流行了?是时代淘汰了它们,还是人们有了新的选择?

“的确良”的使用其实在八九十年代都还有,不过那时候由于各家各户都有了电风扇、空调,加上涤纶、棉质的衣物逐渐流行了起来,步入八十年代对于懂得潮流的人来说大墨镜、牛仔裤、皮衣和牛仔衣就代替了以往很多的穿搭,基本上看不见那种大喇叭的裤子了,不过“的确良”也没有完全失去它的市场,很多学校的校服,一部分特殊环境下的工厂也会使用它作为工作服的原材料,虽然大家对这种材料的审美兴趣已然没有了,但是它轻薄散热的特点还是很有价值的。没有曾经火热的它,自然在价格上就落了下风,但是总体上来说销量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知道上世纪90年代都有很多的人在穿这种面料的衣物,不过大家基本上都不会再去讨论面料叫什么名字。

过往时代的东西,在它独属的那个时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时光总是会驱赶着人们前进,淘汰是必然的,新的面料、新的款式、新的需求,可能在一些老一辈百姓的家中还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不过可能也只是一种收藏。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衣物、用品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而那些东西就永远的封印在了过往的岁月中,鲜有人提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件。现在不流行的原因是材质一般,又容易起静电,所以被淘汰了。
第2个回答  2020-12-26
记得。因为当时只有这个牌子出现,竞争比较少,加上他广告做得好。现在人的审美都发生了变化,而且竞争也更加激烈。
第3个回答  2020-12-26
当然还记得这个东西,主要是现在的物品丰富了,人们选择的可能性多了很多,所以这些东西也就不太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