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悲伤的人

如题所述

A. 想开点吧,幸好野兽叼走的不是你。你还活着,还有希望。

B. 没事儿,你总会走出来的,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C. 算啦,山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啊。我比你还惨呢,我三个孩子都被野兽叼走了,我现在不还照样活得好好的?

D. 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孩子是你唯一的希望,现在你失去了他,一下子没法接受,心里也特别难受吧。

人类的语言有很多种,但有时"有效"的语言只有一种。在这么多的选项之中,你会选择哪一个来叩开她的心门?

我们都需要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曾经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他有很强的交往障碍,她的妻子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朋友。他认为: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作为人类,我们都有情感上的需求,渴望被认识、被理解。而对于一个悲伤的人来说,如果你同理他此时此刻的感受,那对于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你该知道哪一个才是"有效的语言"了吧?

有效的语言

没错,就是D。

只有D,是完全指向了那个悲伤的人,指向了她"此时此刻"的感受,且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做出任何指导,也没有下任何轻率的评判。

这是一只空杯子的形态,同时也是最好的安慰方式。

反观其它选项:

A. 指向未来,否定了她这一刻所遭受的一切不幸。

B. 指向未来,做出无意义的承诺。

C. 将关注点转向了自己,想当然地以为"既然我可以,她也可以。"

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注入了液体的杯子,而这样的杯子映照出的不是对方的内心,只是我们的自我投射而已。

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善用哭泣与拥抱。

哭泣是一场洗涤,可以让情绪得到宣泄,也意味着接纳了自己当下的感受。然而,许多社会规范却让人们隐忍眼泪,命令他们必须要坚强,仿佛不坚强者就是有罪的,这实在是一种谬误。无论男人女人,在悲伤时,都有哭泣的权利。

而你可以鼓励这种哭泣,甚至推动它的发生。你可以注视着对方,对他说:"太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吧。没关系的,我会陪着你。"

而拥抱则可以传递出热度与温情。

心理学家哈罗用恒河猴实验证明了,同样是"假妈妈",柔软的"毛巾布母猴"比起冰凉的"金属母猴"更受幼猴喜爱,即使后者那里有更为充足的食物。他将这命名为"接触安慰"。

幼猴依恋着“毛巾布母亲”

对于一个悲伤的人来说,在那一刻,他不过是一个脆弱的孩子罢了。如果可以的话,给他一个拥抱吧!

当他的悲伤减弱了,那时才是你帮助他梳理问题的恰当时机。你可以用问句来引导他回答,但别指望代替他去做出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没有人比他们本人更了解自己。

化解这世上的不幸

罗伯·温宁嘉在《希望的礼物》一书中,谈到了如何从打击和心碎中熬过来。他采访一百多人,想明瞭他们何以能禁得起生命中重大的悲剧事件。结果有个重要的发现:那些人总是记得某个扶助他们、并且带来希望的人。

露薏丝·卡柔于《安慰》一文中也写道关于哀伤的人,“虽然看不出他眼中含着眼泪,但是身体上的触碰和爱的关怀一定让他的内心为之温暖。往后,他也许记不得当时人家说了什么,但他将会记住那份温暖和亲近。那将会有一层爱的油膏覆盖在他的悲伤之上,帮助他度过艰难的时光。”

爱的油膏要怎样才能创造出来呢?这需要真心关怀,有助人的意愿、倾听的双耳、诚挚的祈祷,和尽可能到场与他们同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如果是朋友就过去抱抱他,借他个肩膀让他哭个够,人的情绪一旦发泄出来就会好多了,无需太多的话语。
第2个回答  2021-01-28
表达你愿意倾听,并试着去理解对方
当对方遇到这样的难题的时候,往往感觉是不被理解的,感觉自己的感受没有被尊重,或者是认为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这时候你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倾诉自己的感受,要记住,安慰人永远都是听比说更重要的。当你真的愿意听的时候,对方就能够感受到你的注意力在ta身上,这本身就是有疗愈作用的。
第3个回答  2021-01-28
请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坦然的面对曾经的一切,失利过、无奈过、伤悲过、彷徨过,都统统的一笑而过,因为明天又将是崭新的开始
第4个回答  2021-01-28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脆弱时刻往往是我们受伤的时刻,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我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