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人,法于天地,把握阴阳,和于术数。仅是普通的一般规律吗?有明术数者请解答一二。

周天四象,八方六合,河洛精蕴,数之可十推之可千,然其要一也!太阴冬至,阴极生阳,乃立杆测定阳光之影最短者;太阳夏至,阳极生阴,乃立杆测定阳光之影最长者。少阳,于阴中生阳至半者;少阴,于阳生阴至半者。此四象之谓皆从实来,后来应用皆引而用之!

如何正确把握阴阳

人们要想在修行道路上少走弯路就要正确地把握阴阳,把握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既要看阳又要看阴。把阴阳视为一个整体。如果你只看阳的一面,实属偏知,必然产生偏见,在偏见思想的指导下修行,肯定会互偏互障,多走弯路。

(2)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把表象与内在的实质联系起来去悟。这里为什么是“悟”而不是“看”?因为“看”仍是三维肉眼功能的层次,只能看到表象。而实质和内涵是要靠悟才能明白。例如:济公活佛表象上又吃肉又喝酒,衣服破,身上脏,表象上看象佛吗?而人们认为佛起码应该是吃素的,而且要有仪表堂堂的好像。这就是只看表象而不悟实质的互偏互障。而千劫难遇的善知识就会与你擦肩而过,有缘无份。

(3)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全方位的时间、空间联系起来看,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用超时空的清静心去悟。

(4)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要从因果的角度去悟。因为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如果只看现在的果,不看过去的因,仍是偏知偏见,就不可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

(5)“阴阳根本律”中的“阴阳互根”还启示我们,当你的心理对另一方人或事物有反感,甚至与其有对抗心理的时候,那么,另一方人或事肯定也与你形成对抗。但是,一般人都认为是别人有意与你对抗,其实你错了。一切障碍在内不在外。这个对抗并不是别人或那个事物要与你对抗,其主动权完全操控在你自己手里。“万法唯心造”,是你自己的心把这种对抗感招来的。这一点,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只要你有与某人某事反感或对抗的心理,即使你嘴上不说出来,这个心灵的感应就会传到对方的心灵中。只要你这里有一个作用力,在对方就必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而这个反作用力的产生,并不是他自己产生的,而是你这个作用力造成和带来的。因为这是阴阳互根的规律自动产生的阴阳平衡作用所决定的。你要想消除与别人的矛盾,要想不与别人发生争斗,先要从自己做起,先要消除自己的对抗、反感、仇怨、憎恨的心理,自己心理对外界的一切人或事都达到非常平衡时,外界就不会产生反作用力。

相反,当对方主动与你发生矛盾,产生了作用力的时候,你这边只要能把握定力,始终保持心理平衡,不起任何与其对抗的心理,等于没有产生反作用力,那么,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对方心灵中的作用力也就失去了作用,久之则会自动消失了。这也是阴阳互根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6) 因为“万法唯心造”,所以把握阴阳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心的平衡,时刻保持一个平静、平和的心理,才能在遇到和处理一切事物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在看待一切事物时,要用平等心,而不用分别心;面对一切事物,既不攀缘,也不躲避;在事情没有缘之前,不去攀缘动念,保持无所求之心;当有缘之时,在做事过程中,只管清静心去做,而不求任何结果;在做完事后,立即放下不再想。这些都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具体方法和思路。这样虽然也在做事,但始终保持着无为无念的清静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1
是的按照文上显示,古人都是了解阴阳,天地,四时之变化的,中医就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天地的感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27
阴阳是根本原理。术数主要应用五行进行数理推导,是定量分析。总之,古人的这套办法实践证明准确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