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什么是地下管廊?

地下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管廊于1992年动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此后,杭州、广州、北京等城市相继进行规划建设,但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青岛高新区总规划为64公里的地下管廊正在建设,这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

为什么要建设?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可以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同时,建设地下管廊还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9
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管线之家”,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

“地下综合管廊在规模上分成:干线地下综合管廊、支线地下综合管廊、缆线管廊以及微型管廊四类。在建设空间宽裕的情况下,为了廊体检测和维护的方便,干线管廊是可以设计检修车道的,这个车道主要用于管廊内部检测、维护、施工的专业车辆所使用。

关于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目前已经实现管线智能化管理:“管廊的建设除了主体结构的建设,也就是综合管廊土建系统外,还包括综合管廊布线、电气、消防及排水系统,内部还有环境监测、视频监控、门禁、报警等子系统。所有系统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上,保证子系统独立运行的同时,让各子系统的功能、业务、信令、页面集成于一个平台展示,监控屏24小时监控,一发现管道泄漏,自动跳出事故实时视频进行报警,值班人员于同一屏上点击报警,点击广播,形成一体防控,一站式管理,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理效率。”

城市综合管廊智能化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将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硬件,保证管廊运营维护效率和稳定性。如管廊巡检机器人和智能传感器全天候巡查和检测,检测管廊的“身体状况”,当发觉“身体不适”时,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求助信号,请求“医治”,避免管线事故发生。同时,管理人员通过三维可视化的管理界面模拟管廊运行状态,可以对管廊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进行一个预判,防患于未然。
第2个回答  2017-02-20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