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从这几点展开描述一下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形成→背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
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前进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写成结课论文可以嘛

现代化是近代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曲折又漫长。 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必须实现现代化。但是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近代的历次探索都没有找到答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一、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我国现代化起步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大不相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其社会内部逐渐演进累积的结果,我国现代化最初的探索是对外来工业化国家侵略刺激作出的反应。概括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洋的技术实现国家富强。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对西方现代化的学习转变到制度的层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并且进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实践,但都仍然未能实现国家富强的梦想。近代国人的历次探索是我们进行的现代化的最初尝试,它没能使我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究其原因是我们没能取得民族独立,没有扫清封建势力这样的障碍,而且对现代化的理解局限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没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模式转向社会主义模式。由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与世界其他工业国家的差距巨大,这也大大激发了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要“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借鉴和模仿了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轻工业、工业比例的失调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开始思考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2]60年代又提出“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目标,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上,所以现代化处于停滞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从此开始。改革开放之初,重提“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利凝聚人心,催人奋进。1978年秋,邓小平在复出后访问日本,他对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了解。年3月,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1979年10月,他第一次提出要修改原先确定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4]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十三大还将将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5]党的十五大将“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即包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内,预计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现代化进程目标提升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4

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历史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追求,也彰显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贡献和担当。

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是,它是一种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合作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它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新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是少数国家、少数人享有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往往忽视了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以平等相待为基础,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西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战争不断、奴役其他国家与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而西方国家推行多党制。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前进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有:

为世界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展示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人类文明。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实现自身发展和独立自主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全球发展平衡和公正。

为人类解决共同挑战和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3-14
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观点和建议,但是无法代替您完成结课论文。以下是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形成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背景和特点,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等。
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一些区别。其中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国情因素的作用,而西方现代化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民主制度。
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前进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在当代中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前进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在于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引领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路径和借鉴经验。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动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3-14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采取的一种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现代化路径。它是在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情况,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是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突出中国特色,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而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模式,它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第4个回答  2023-03-14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又与西方国家不同。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西方现代文明的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建设,包括中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国家主导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政府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制定了宏观经济政策,还在推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平衡和稳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平衡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要关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还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特点。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兼顾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它强调国家主导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注重平衡和稳定,同时也强调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