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如题所述

  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绽放魅力,是所有生物教师追求的境界。为此,必须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和生物学科特点,挖掘生物学科自身的魅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巧设情境,有效设问,通过合作探究、讨论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吸引到生物课堂上。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巧置悬念导入课堂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法突破重难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阐述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有效设问、巧置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导入课堂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以具有悬念性的导言最佳。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思维设问要巧妙。一些在教师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学生眼里可能觉得深奥无比,通过有效设问引入新课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美国9.11事件和印度洋海啸中罹难者的尸体被严重毁坏,是如何进行身份识别的?是依靠PCR仪进行DNA指纹检测的。再如讲“免疫调节”一节前,笔者这样导入新课:展示艾滋病患者皮包骨头图片,他们是怎么患病的?原来是HIV病毒攻击人的T细胞,使人失去免疫。总之,通过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轻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良好开端。
  二、组合优化多种教法和手段,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运用案例使课堂生活化。
  教师将收集到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情境与案例精心设计,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有效途径。譬如,在讲解“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可以展示《侏罗纪公园》电影的图片,利用恐龙的DNA复制出恐龙。现实生活中,利用恐龙的DNA复制出恐龙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一悬念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教师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又如在讲授《伴性遗传规律》时,教师展示四幅测试图,对学生进行色盲测试,接着展示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通过男女发病率为什么不同引入《伴性遗传规律》这一重难点。教师还可精选真实性的生活案例――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启发学生思维。例如: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如此,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系列的或生动、或形象、或幽默的情境和案例,可以使得原本理论化的生物科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利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还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适度
  古语云“过犹不及”,面对情境多多益善和主题整体性的矛盾,教师应高屋建瓴,注重整体性。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精”,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情境将课本的知识的分割得支离破碎。有堆砌痕迹,杂乱无章。所创设的情境只为某个知识点服务,缺乏一根将其串起的主线。因此,情境创设并非越多越好,甚至有凌乱感和喧宾夺主之嫌。
  2.有效
  面对注重形式,忽视实效的矛盾,选择情境和案例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选择,更要谨防牵强附会甚至信手滥用。例如:“植物的激素调节”通过生物图片体验生命之美可谓直观生动。生物图片是鲜活的、生生不息的,也是美丽的。倘若一味追求形式,甚至忘记了播放图片的初衷――围绕教学目标,突破重点,解疑难点便是喧宾夺主。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若为了一个既非重点又非难点的知识如此兴师动众,耗费太多的宝贵课堂时间,则未免有些得不偿失。绚丽多姿的图片展示过后,教学目标也随之落花流水而逝。切忌表层的热闹的摆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用武之地。
  3.真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情境与案例的选择要立足实践,关注生活。高中生物新教程更加重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但课堂上由于受时空限制,有些知识不能真正理解。让学生在课后留意身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实地实践。通过生活体验,解决问题情境的深奥性。例如,讲授ABO血型等有关知识时,就可以结合亲子鉴定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因为贴近现实,把书本上抽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探究“太空椒”原理时,先让学生比较太空椒和普通椒,提出如何产生太空椒?学生对这种教学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容易掌握,教师再加以指导,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从引导学生倾听、思考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通过实验教学达到情理交融,引发师生共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生物背景,设计实验能够让学生有机会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精神和能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有时会受到一些生活中的假象迷惑而导致生物学习上的错误,可利用奇妙的生物实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真相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盲目、一味地追求形式,把实验搞成一出毫无生物思想的闹剧。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得到训练思维、增长知识的机会。例如:学习激素调节时,学生因前概念影响认为青蛙生长发育全靠生长激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把两只蝌蚪,一只切除甲状腺,另一只对照,正常饲喂。学生惊奇地发现,切除甲状腺蝌蚪竟然变成大蝌蚪。继而引导分析、推理、判断得出青蛙生长发育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的结论,并领悟其原因所在,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新课学习。
  (三)角色扮演、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开展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近年的高考题中日益呈现出来,同时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效、满意课堂”理念,并结合同仁们的成功经验,笔者尝试在每堂课给学生留一部分时间,要求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合作探究、讨论,然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进行评价。本着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差异性、互补性、平衡性、稳定性分组原则,为了方便起见,根据班级座位设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4人,同时兼顾小组内各成员的性格性别、学习成绩、操作能力等,每组由组员推荐1名组长每组设组长、每科设学科长、有小组名称、小组序号。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取长补短。再给予合作方法指导。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设计合作的具体方式及步骤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第一环节为自己预习,相互讨论,第二环节展示交流相互补充。第一步简单展示即小组组长上台在黑板上展示。第二步为综合展示:先由小组成员展示他们讨论的结论其他小组加以补充。第三环节由教师作点评、总结和拓展。在课堂上通过抢答、辩论、讨论、总结评价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免疫调节》这节展示课上,笔者自制卡片挂在学生身上,请7位学生分别扮演T细胞、耙细胞、吞噬细胞、病毒等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在小组里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兴趣大增,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传统的教学法是一支粉笔一本资料走天下,后来,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走进课堂。它配以图片、声音、动画等,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声像并举,变枯燥抽象为形象直观,省时高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教师形象地讲述,学生听来会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同时能拓宽知识面。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的内容时涉及抽象的概念、实验及微观领域的理论很多,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定困难。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豌豆植株、豌豆花的结构的彩色图片,以及有关植物的闭花传粉、异花传粉的动画,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异花传粉、杂交、自交等概念,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应努力寻求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强大优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妙设计课堂结尾,注重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前、课中已情理交融,能否在结尾设置悬念、有效教学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够对所讲知识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学能力。比如在讲完《伴性遗传》后,教师出示血友病的资料,并提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有血友病的男孩,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如果向你咨询,那么你会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回答:如果是女孩,则都正常,如果生男孩,则患病几率为一半。因而建议他们生女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遗传学问题,对有关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更深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高效的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更多融智慧与乐趣于一体的满意、高效、和谐课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