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产蛋场所的生态古地理概貌

如题所述

“高沟组”早、中期发育冲积扇相体系的沉积,包括颗粒流、黏结性碎屑流、小河道、辫状河、冲积洪泛平原等沉积亚相。该时期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没有主河道或大河流形成。在小河道及辫状河的砾质坝、砂坝沉积中,多为异地埋藏的恐龙蛋化石。在洪冲积平原沉积层内则可见保存甚好的蛋巢及恐龙蛋化石。“高沟组”中期,由冲积扇相转变为以辫状河沉积为主,那种辐射状洪水横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流水开始有了一些“主要河道”。“高沟组”中-上部岩层中的砂砾岩、含砾砂岩透镜体代表砾质和沙质坝的沉积,砾岩层底面多见侵蚀冲刷构造,砂岩层中多见板状交错层,漂砾已少见。总的特征是由多个旋回层序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在粗粒级层段中夹有细粒“砂楔”,在上部细粒层段中又偶夹砂砾小透镜体,这充分反映了辫状河水流的波动性和沙坝的复合特性。当洪水到来时,砾石质被强水流携带,形成一些纵向坝、席状坝及其过渡类型的坝。枯水期,这些坝露出水面,其上可继续发育较小的沙坝和河道叠加体系。

“马家村组”沉积开始时,盆地沉降中心南移,盆地西部抬升。这时,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河道相对稳定,进入曲流河发展阶段。代表曲流河点沙坝底部滞留沉积的块状细砾岩及含砾中-粗砂岩中常含有冲刷侵蚀下部岩层的“泥砾”,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和复合交错层理的中-细粒石英砂岩代表点沙坝砂沉积物,在点沙坝上部的具波状纹层状小型交错层理的细砂岩中,常夹有薄层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其中往往含有丰富的动物潜穴和遗迹化石。由于这时的曲流河为低弯度河,河道的截直作用较少,曲流河的迁移、摆动形成了一个曲流带。整个“马家村组”的主体就是一个曲流带。与曲流带共存的是洪泛平原沉积,它包括河道旁侧的越岸沉积及河道溃决后形成的决口扇沉积。洪泛平原沉积的曲流带,如南宅、北宅、土门东、土门西、任沟等地,往往是恐龙蛋化石富集的地带。在洪泛平原上的个别低洼处,常可形成小型积水洼地沉积,以纹层状粉砂质泥岩与具水平层理的薄层状泥质钙质粉砂岩互层沉积为主,我们称作洪泛洼地沉积亚相,丹水三里庙含恐龙蛋化石的沉积层段即属之,这些地区有暂时的浅积水,但很快又被其他沉积所替代,并未形成永久性的“湖相沉积”。总体上,这一地带以洪泛沉积为主。

“寺沟组”沉积的特点是碎屑粒度普遍较细,砾岩少,砾石局部富集,没有“高沟组”和“马家村组”那样的巨厚砾岩层,仅在砂岩层中有零星的砾石散乱分布。“寺沟组”以中—细砂岩和粉-细砂岩为主,岩层的层厚比值较大,呈近似板状的长透镜体产出,砂体呈相位错移的垂向叠置,侧向加积迁移比垂向加积更发育,顶部加积层一般很薄;层系底部冲刷形成的界线清楚,且较平直,很少见到大幅度的冲刷跌落现象,上部层系与下部岩层之间几乎未见因冲刷侵蚀形成的凹凸不平侵蚀接触面,乃因河道相对固定及坡降较小、水流速度较弱所致。由于该盆地位处南秦岭北部边缘,受造山带后造山阶段自南向北反向俯冲的影响,致使“寺沟组”岩层发生了宽缓褶皱。初步认为,“寺沟组”为交织河相的河道沉积和决口扇沉积亚相为主的一套沉积体系,它具有河流沉积体系向湖相沉积体系推进过程中的过渡性的沉积特征(图4.124)。

图4.124 西峡盆地晚白垩世沉积相分布略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