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体育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如题所述

 根据新民主主义体育的目标,负责全国体育事务的团中央和全国体总制定了体育工作的具体任务.全国体总主办的《新体育》发刊词对此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首先,“是要把体育普及到千百万劳动人民中去.有步骤地从学校到工厂,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地方,使体育很快成为广大人民的体育,溶化到人民的生活中去,成为人民在自己伟大的建设事业和国防事业中获得胜利的一个有力因素和保障.其次,要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旧体育,摒弃一切不合理的部分,细心地去发掘人民中已有的丰富的民族体育,切实改造旧体育界,使之能担负起建设新体育的重任.再次,要向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根据我国实际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来充实我们的体育内容和启发我们的创造,使我们的体育,成为世界进步体育的一个构成部分.”(《新体育》发刊词,《新体育》1950年第1期,第6页)
  冯文彬在他1949年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新体育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建立发展体育组织,团结全国体育工作者,把爱好体育活动的人们都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二是研究中国既有的体育,总结其经验,扩大体育教育和宣传,以指导体育活动.三是有计划地翻译苏联和各国有关体育的成功经验和办法,并协助编辑系统的体育教材.(冯文彬:《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新体育》1950年第1期,第9页)
  为了保证新体育任务和目标的实现,1951年提出了“使新中国的体育运动成为经常的广泛的运动”的具体工作方针.荣高棠在1952年所作的《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中,对这个工作方针进一步阐述说:“我们今后的工作方针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并与实际相结合,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积极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加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服务.”中心任务则是“大力开展各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农村等基层单位经常性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新体育》1950年第1期,第8页).与此同时,结合当时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团中央和体总提出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从实际出发与积极创造条件的关系.新体育的建设不是一次性任务,而应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在思想上要以“新民主主义的改革”为出发点,以实现新旧体育的转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防止“左”的偏向的出现,即“不考虑和不根据客观条件的可能与否,而要求过急过高,看到别的地方发展快,马上就想照样地搞起来,甚至希望像苏联那样把体育运动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坐待思想,“对于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是主动地去创造条件加以克服,而光是等待上级来解决,要求上级把一切都规定下、准备好,自己只要等着‘吹哨子”就够了.”希望体育工作者认清新体育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急躁和等待都不行,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以便稳步前进.
   (2)处理好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当时,有些人曾以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每一个体育活动中掺杂一些政治内容,比如把赛跑者编成三人一队,化装成工、农、兵,手拿斧头、镰刀和步枪,用绳子捆在一起赛跑,叫口号.认为这就是体育与政治结合.冯文彬批评说,“其实这反而会使体育失去了它的内容和价值,成了活报剧.”冯文彬说,体育既然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就有了它的政治意义,不要另外去制造什么政治意义.
  (3)处理好体育与集体主义的关系.我们反对旧的个人主义的体育,反对互相嫉妒、斗争、损害、打击别人,为个人争锦标、出风头而从事体育的行为;但也反对另一种偏向,就是形式主义的集体.如运动会上取消个人锦标,不要田径赛,多少人捆在一堆赛跑等.以为这是集体主义.其实这是违反了体育科学的原则和原理,是丧失了体育的真实意义,把集体主义的精神同形式的集体混淆起来的错误做法.这样会束缚了个性的发展,妨碍了从竞赛中来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心.
  (4)处理好体育与劳动的关系.即不能使体育与劳动脱离,也不能认为劳动就是体育.冯文彬说,虽然适当的劳动也能锻炼和培养人体的力量与促进发育,但劳动不能代替体育.因为体育是科学地有目的地锻炼身体,使人体各部位得到均衡健全的发展,并能适当调剂和恢复劳动后的疲劳,发扬和培育人体劳动的能力.所以在劳动人民中开展体育运动是完全必要的.
  (5)处理好体育与读书的关系.冯文彬说,许多学生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是好的,但整天闷头读书,忽略了必要的文娱体育活动,轻视体力的培养和身体的健康,以为搞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这是不对的.应当把学好功课与发展体育搞好身体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将来才能很好的担负起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任务.(冯文彬:《关于开展人民体育的几个问题》,《新体育》1950年第3期,第3-4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