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的八个基本步骤

如题所述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4、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选择正确的职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

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7、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

8、评估与回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

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5

中学生涯规划教育中,有两个需要常年重视的重要维度:自我认知(知己)维度和环境认知(知彼)维度。我们在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对这两个维度的重视不够,生涯教育就很难出成效。

自我认知维度

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认知维度,包括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要素,它们是生涯规划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石。  

据统计,学生的性格、兴趣在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清晰定位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学生的能力决定学生胜任某项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较强的能力是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自身的能力。  

价值观对职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正确开展生涯规划具有明显作用,不同的价值观最终决定了学生的职业选择。  

环境认知维度

社会环境认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发展环境,属于大环境下的职业环境探索,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职业环境认知是指了解职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发展前景、重大事件等,行业的整体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在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只有把这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帮助中学生在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把握职业社会需求,让自己的生涯决策更贴近自身需要,紧跟时代脚步。


登录知涯网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 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
  (1)组织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经济环境。
  4.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
  (2)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
  (3)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7.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8.评估与回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5
第4个回答  20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