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

善,和性的解释。。
要求整个句子的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什么是善?顺天修道,顺阴阳,合天道,就是善。
“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系辞》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生命之道其实就是一阴一阳之道,离开了一阴一阳之道就很难对生命现象予以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进一步说,个体生命其实不过是对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的具体展现和面向物质层面的形而下落实。质言之,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合而为一的。个体的生命活动与一阴一阳的生命之道实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此,离开个体的生命现象那么将会很难理解一阴一阳的整体生命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8

这是《易经·系词上》中的一句话,揭示出周文王姬昌写作《易经》是留给他的子孙用来治理周王朝的,周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是古代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应该与这部《易经》不无关系。详细解释如下:

【原文】一阴一阳之谓⑴道⑵,继⑶之者善⑷也,成⑸之者性⑹也。

【译文】一个阴爻一个阳爻是《易经》组卦的手段。《易经》能够延续不断地传承下来说明《易》是一部好作品,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是《易经》固有的特点。

注释:⑴“谓”通“为(wèi)”。相当于“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⑵“道”方法,手段。《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⑶“继”延续;使之不绝。《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

⑷“善”好,美好。《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⑸“成”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康熙字典》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尚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立政:确立为政之道。《尚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⑹“性”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第2个回答  2020-08-07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就是“道”,可谓天道。而阴阳变化有一种趋于和谐和完善的目的性,这就是“善”。能完成和实现这种和谐的目的性便是人的本“性”。性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秉性,因此,本性也可谓之“天性”。
第3个回答  2006-12-26
《周易》和合养生观的著名命题:《系辞上传》据有关记载,“性”字作为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在古代汉语中兼具“本性”和“生命”两层含义。善,个人认为是性善。
第4个回答  2021-02-14
很多人误解,如果你深入研究易学你会发现2种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有一种忽悠人,号称各种玄学大师,还有一些书呆子,只会从字面去解释,望文生义,就像我以前一个同事水煮蛋,结果把鸡蛋连壳装在不锈钢碗一起放进微波炉大火猛煮,他还是高材生,学霸,这叫望文生义!
其实简单说,就是,人性会变,非善非恶,有善也有恶,环境影响人,人也会影响人,所以有羊群效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