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别人提供必要的方便

如题所述

很多情况下,我们关心他人的不幸,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收藏幸福,给别人提供方便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提供方便。而一旦忽略了对别人不幸的同情,那么也许不幸很快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冷酷无情不但对别人不利,而且对自己也是毫无裨益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只顾向前走,要适当的停下给别人提供一些方便。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假如要诚心去堵别人的路,那么自己的路也就走不通了;如果要诚心去给别人找麻烦,那么自己也就会惹祸上身,这样不但让别人感到反感,自己也会成为让人唾弃的对象。所以,在为人处世中何不与人方便,也给自己创造出路呢?我们身边的好多故事或寓言都揭示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位商人骑着一匹马,还牵着一头驮着货物的驴子到外地去做生意。由于路途十分遥远,天气又是十分的炎热,驴子直喘粗气且步履艰难。此时驴子实在忍不住了恳求马说:“伙计,帮个忙,替我分担一点儿东西吧。”

“你这头蠢驴,我怎么可以帮你驮货物呢!我可是出身高贵的马呀!我的地位可没有那么低下。”马毫不犹豫地一口拒绝。

“可怜可怜我,帮我一把吧,我实在吃不消了!我快要倒下了。”驴子再三恳求。

“你别指望我能帮助你!我们各尽其职,我‘不在其为位不谋其政’,我驮着主人,在勤勤恳恳地做一匹马该做的事,你驮着主人的东西,也应当毫无怨言地尽一头驴的责任。”马仍然毫无同情之心地教训着。驴子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咬牙坚持着。

就这样没过多久,它们来到一个陡峭崎岖的山路前,就在爬上坡路时,驴子终于支撑不住,一下子倒在了地上,任凭主人怎样呵斥也无济于事,最终它再也没有站起来。这时主人急忙跳下马,使劲拍了拍驴子但没有反应,他见驴子真的死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驴子身上驮的货物统统压到马背上。直到这时,马才真正醒悟过来,它当时真不应该袖手旁观,置驴子的危难于不顾,如果那时帮助驴子分担一些货物,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在这个故事中。驴因为负担过重而被累垮了,马由于袖手旁观,却落得个所有重物一肩挑的下场。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它当初不肯帮助驴子。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下面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越南战争结束以后,一个士兵打完仗回到国内,在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说他想带一位朋友到自己的家。他的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后来当他父母听说他的朋友是一个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的残疾士兵而且急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们又对儿子表示抱歉,但是他们答应给那位朋友另找一个可以养伤的住所。儿子坚持要让朋友跟自己一起住。这时父亲生气了,并严厉地对他说:“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事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想你还是自己赶快回来吧,赶快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从此以后,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孩子的任何消息。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身亡。经警察局认定是自杀。悲痛欲绝的父母乘飞机抵达旧金山,并被带到陈尸所辨认儿子的尸体,他们认出了儿子,但却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此时,他们茫然了。

忽略了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可能有一天不幸也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有一个年轻人正在过独木桥,刚走没几步,就碰上一位孕妇。他很有礼貌的转过身,重新走回桥头,让孕妇先过了桥。等孕妇走过去之后,他才又继续走上了桥。到了桥中央的时候,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他仍然二话没说,又走回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年轻人不敢再贸然上桥了。而是等到独木桥上的人都走完之后,才匆忙上了桥。眼看就快要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年轻人这次不想在即将胜利的时候前功尽弃,于是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农夫您好,我就快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先过去呢?”

农夫一听气得吹胡子瞪眼,厉声说道:“你没看见我正推着独轮车要去赶集吗?我的事情要重要得多呀。”

两人争相不下,就在桥上吵了起来。正在他们吵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河面上漂来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一个僧人,两人不约而同请僧人为他们评理。僧人双手合十,显得彬彬有礼,他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着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着急,晚了便赶不上集市了,我一天的买卖不就给耽误了吗?我怎么养活我自己呀。”

僧人说:“既然你这么着急,那为什么不尽快给他让一条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他便可以过去了,只要他过去了,你不就可以早早过桥了吗?何必在这浪费这么长时间跟他争吵呢?假如你早给他让一步的话,也许现在你已经开始你的生意了。”

农夫听了僧人的话却一言不发。

僧人又笑着问年轻人:“你不主动给农夫让路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要到桥头了吗?”

年轻人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给农夫让路的话,我便永远过不了这座桥了,您说是不是?”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僧人反问道,“你既然已经让了那么多次路了,再让农夫一次,这又何妨呢?这样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年轻人听完满脸通红,也是一言不发。

朋友,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呢?其实,给别人让路,也正是在给自己让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