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如何趋向年轻化?

如题所述

一: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心理

让品牌年轻化,首先要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心理。年轻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心理往往与老年人不同。年轻人注重时尚、个性和创新,追求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同时,他们也更注重经验和情感交流。因此,品牌要深入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心理,根据这些需求和心理开发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采用符合自己口味的传播方式,才能真正让品牌年轻化。

二、打造更年轻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重要窗口,也是影响消费者品牌印象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品牌更年轻,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设计需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但也要反映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品牌形象应在色彩、形状、标志、字体等方面新颖、时尚、独特,同时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只有创造一个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品牌形象,品牌才能真正更年轻。

三、采用年轻化的沟通方式

在沟通方面,为了使品牌更年轻,我们需要采用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沟通方式。传统的广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化和互动的沟通方式。因此,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这些传播方式更注重情感和互动,可以更好地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和关注。此外,该品牌还可以结合与年轻人相关的事件和文化,并以一种趋势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品牌推广宣传就找迅推客传媒,10万家的媒体为您的品牌赋能,让您的品牌更像品牌!

四、推出年轻化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使品牌更年轻,推出满足年轻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注重创新、时尚和个性,希望有不同的体验。因此,品牌应开发能够满足年轻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以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和偏好。此外,品牌还可以通过与时尚、艺术等领域的合作,推出更创新、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五、与年轻人建立互动和联系

最后,与年轻人建立互动和联系也非常重要。年轻人注重情感交流和互动,希望品牌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互动。因此,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活动、活动等方式与年轻人建立互动和联系,增强品牌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忠诚度。

总之,要使品牌年轻化,需要从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心理入手,打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采用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传播方式,推出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与年轻人建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4

提起国产护肤品,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印象就是简陋的包装,低廉的价格,简单的诉求。在我这个直男第一印象中,百雀羚这个国货似乎就是那个“蓝色小铁盒”,小时候特喜欢拿来抹手,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简直是防冻疮的必备神器。然而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狂(吃)欢(土)节中,百雀羚以2.93亿夺得美妆品牌头名。

回顾近5年,整个国内美妆市场增加率不到10%,而百雀羚却保持了每年3成左右的销售额增长。它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玫琳凯、欧莱雅、玉兰油3个一线外资品牌,排在行业第四位。

这个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百雀羚也曾经被贴上“老化、疲态”的标签。为了摆脱这些标签,百雀羚向我们展示了:老品牌如何玩转年轻化营销。

近几年来,百雀羚尝试了各种与年轻人有关的社交网络营销方式:微信公众号、直播、微博,大规模与消费者互动。201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神广告,脑洞大开、画风清奇,从一镜到底的民国风长图《一九三一》刷爆朋友圈,到穿越大片《韩梅梅快跑》大打情感牌好评如潮,百雀羚的年轻化营销之路越走越远,获得了年轻人的好评。

除了美妆品牌不遗余力去建立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从2014年开始,汽车行业中“年轻化”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无论是产品策略还是市场营销,车企似乎都在以年轻化为核心去搞事情。

根本上来说,“年轻化”还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如果说2000年-2010年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是50-70后的话,如今80、90后已经成为新的购车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习惯、喜好、态度等与上一代消费者大相径庭。所谓的“年轻化”,其实是迎合新生代消费者的特点做的针对性传播。

汽车品牌的传播年轻化的案例无外乎:选用小鲜肉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不同品类品牌的跨界合作与品牌联合,利用网红直播等热点文化进行营销、品牌形象升级等。

仔细思考后,这些“年轻化”的动作也并没有逃离娱乐营销、VI升级、品牌联合等营销范畴。只是这些具体的做法更加具有热点流行文化,所以整体都被粗暴地纳入了“年轻化”。

所以说年轻化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年轻文化的本身导致了车企更加热衷于年轻化的推广方式。

年轻化也只是潮流的快速变化,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车企在响应市场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些都给人一种引领潮流的感觉。

远了不说,十年前,你问身边的年轻人奥迪是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他也许会说“牛啊,当官的都坐这车”。而现在身边的年轻人或许会回答“挺时尚的德国豪华品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奥迪,迅速成为政府官员、企业用车的标配。在十年前,马路上的奥迪车身色,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黑色,带着浓厚的官方感。而从上一代的奥迪A4L,凭借着运动感的车身以及丰富多彩的配色,结合奥迪宣传的年轻化调性,迈出了“去官车化”的第一步。

从2009年后,奥迪大量引入了高性能S/RS的进口产品线,逐步增加了旅行车A6/A4Avent,四驱Quattro等一些列个性化运动产品。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了以年轻人为导向的Q3、A3生产线,率先的国产化就会导致价格的下探,加上如今信用卡消费的普及,使得还没有太多资产积累的年轻人也可以购买到豪车的入门款。

奥迪的用户形象和车型造型设计等改变,为扭转昔日的官车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产。

日产过去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软绵绵的沙发以及中庸的外表”,一个中年大叔才会考虑的品牌。

现如今,东风日产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都已经度过了“逆生长”的时期,从天籁到轩逸、从楼兰到劲客,比起老款都有着更加个性鲜明的设计语言。虽然个别车型的设计还是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日产已经将年轻化写进了品牌文化中。

年轻化的内涵包括了激情、活力、向上、健康、时尚、炫彩等,这些都是正向积极的元素,也是正因为这些,年轻人固然喜欢,而非年轻人却也不会反感,这样主动将受众目标扩大,也不会影响中年人的购买。

当然车企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使命,所谓年轻化战略,其根本是与时俱进,不断对产品及品牌进行创新升级。对于车企来说,品牌塑造才是长期战略,如果仅是营销上随波逐流的过度强调年轻化,往往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