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句子。(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

该句出自战国时期《中庸·第十二章》。

原文: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译文: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文学鉴赏: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是总纲,但这个总纲却是子思表述出来的,并不是孔子原话。此下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和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都是每个部分的纲领,但恰恰也都是子思说的,而引用的绝大部分孔子的原话,反而是用来解释、例证这些纲领的。

也就是说,如果援用“经—传”的结构来理解,《中庸》里具有“经”的地位的话,都是子思说的;而孔子的话反而只有“传”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6
《中庸》十二章“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一句在全章中显得有些突兀。郑玄注:“憾,恨也。天地至大,无不覆载,人尚有所恨焉,况于圣人能尽备之乎”。

请采纳~追问

谢谢

追答

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也
翻译: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

不客气,请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26
《中庸》十二章“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一句在全章中显得有些突兀。郑玄注:“憾,恨也。天地至大,无不覆载,人尚有所恨焉,况于圣人能尽备之乎”。孔颖达说:“言天地至大,无物不养,无物不覆,载于冬寒夏暑,人犹有怨恨之,犹如圣人之德,无善不包,人犹怨之,是不可备也。中庸之道,于理为难,大小兼包,始可以备也”。郑玄、孔颖达这样解释是承接前文“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对于天地之大,人们尚有所恨,“圣希天”,对于圣人也不能求全责备。
第3个回答  2017-04-14
原文如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翻译: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