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吃一点糖会长胖吗

我比较喜欢吃糖,特别是奶糖,不过听说吃糖要长胖,所以我怕长胖,但克制不了,每次上超市都喜欢买糖,买回来看着就想吃,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吃糖,因为心情不好就更想吃糖了,我感觉吃糖可以让我心情好一点

适量的糖是不会发胖的,肥胖与吃糖无直接关系;那些因肥胖而导致的健康问题,都是由于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和缺乏锻炼造成的。

扩展资料:

一、奶糖简介:

奶糖 ,又叫太妃糖,是糖的一个种类的统称,用红糖或糖蜜和奶油做成的硬而难嚼的糖。

奶糖是一种结构比较疏松的半软性糖果。糖体剖面有微小的气孔,带有韧性和弹性,耐咀嚼,口感柔软细腻。 奶糖的平均含水量为5~8%,还原糖含量在14~25%之间。

奶糖可分为胶质奶糖和砂型奶糖。胶质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尔糖。胶体含量较多,糖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比较坚硬,外形多为圆柱形,还原糖含量较高,为18~25%之间,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品种。

砂型奶糖,又称费奇糖。糖中仅加少量胶体或不加胶体,还原糖含量较胶质奶糖少,在生产中经强烈搅拌而返砂。糖体结构疏松而脆硬,缺乏弹性和韧性,咀嚼时有粒状感觉。外形多为长方形或方形。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名称。

二、糖类是否会发胖相关新闻:

糖业协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安德鲁·布鲁斯科认为,通过很多大规模、综合性的回顾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吃糖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其他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主要原因。布鲁斯科说,一茶匙糖的热量只有15卡,与很多人以为的76卡相差甚多。

布鲁斯科还说,1972年美国每年人均糖消耗量为46.2千克,到2002年,年人均糖消耗量降低到28.6千克,如果将浪费或其他原因造成损失等因素计算在内,现在年人均糖消耗量只有20.4千克。而美国近几十年来,肥胖者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现在大约有2/3的美国人超重。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美国糖业协会的说法,即糖消耗量的减少没有阻止美国人肥胖的趋势。

早在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曾进行过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该研究的最终结论是,增加糖摄入与人的体重指数(BMI)之间没有明确关联。最近丹麦科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更是给糖“平反”。哥本哈根比斯帕杰根医院金特尔贝医生对5200名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喝茶或喝咖啡时加糖的人,出现肥胖的概率比那些不加糖的人要低得多。

众多研究证明,肥胖与人体内的热量过剩有关,例如暴饮暴食,饮食品种单一,大量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吃饭时间不合理,运动量过少等。科学家认为,脂肪的摄入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一些研究人员还是建议,糖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参考资料:

人民网吃糖与发胖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8

1、少吃一点是不会发胖的,每天吃糖最好不要超过40克。 

2、糖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易被分解成葡萄糖。当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血糖上升的非常快。为了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胰腺细胞释放能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3、多的胰岛素驱使糖进入肌肉、肝细胞储存为糖原(一种储备糖)。然而,我们储备糖原的能力有限,当这个限度被破坏,过量的糖就会储存为脂肪。

扩展资料:

过度摄入糖的坏处:

1、转化成脂肪,摄入过多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病)、高血压(心脏负荷大,手、脚、脑缺氧)。

2、影响食欲,营养缺乏。

3、胃酸过多引起胃炎。

4、导致蛀牙,包覆在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大部分形成羟基磷灰石(一种磷酸钙)结晶,在PH5以下时能剧烈溶出。

5、导致骨折,易患疮疖等皮肤病。

6、导致代谢紊乱,减弱免疫系统的防病能力。

7、糖只能供给热量,而无其他营养素价值。每天吃糖多时,吃其他营养素势必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良。

8、糖吃多了,易使胃酸产生过多,使胃受刺激而患胃炎。

9、糖吃多了,小儿就不想吃饭了;患了龋齿之后,孩子咀 嚼时会疼痛,咀嚼无力,也影响食欲,日子长了,进食量减少而发生营养缺乏。

参考资料:糖(化合物)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26
适量的糖是不会发胖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糖变得不可爱了。人们谈糖色变,吃糖要长胖,吃糖要得糖尿病,特别是一些爱美的青年女子,不仅怕吃糖,对吃甜食,甚至于水果也敬而远之。尽量少吃糖,似乎已是而今人们饮食生活的准则。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的研究证明,人们对糖的这些认识是错误的,吃糖不仅无害,而且有益身体健康。

说起糖,人们自然会想到砂糖、冰糖、红糖及糖果。实际上营养学家说的糖,包括的范围更广。它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糖在生物界分布极广,几乎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体内都含有,尤其以植物界最多,约占干重的80%左右。人和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生产”糖,人体内的糖主要是由食物提供。糖由碳、氢、氧几个元素组成,其中的氢、氧比例大多数又与组成水的比例相似,所以糖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我们平时所吃的水果糖、红糖、白糖和冰糖,统称为蔗糖。蔗糖只是糖类的一种,其它像淀粉、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等都属于糖类。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在一次研究会后,出版了《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推翻了对糖的种种错误指责,为糖“平了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经建议人们“甜食要少吃”,新修订的《指南》已将这一条删去。

对于糖,现在“平反”的主要是以下几条:

吃糖不会使人发胖

据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吃糖少的人比吃糖多的人更易患肥胖症。因为肥胖者常是由于吃脂肪太多,运动太少和营养过剩的缘故,并不是吃糖太多引起的。事实上糖能降低食欲,可避免进食太多。

吃糖不会造成糖尿病

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复杂,它是胰岛功能受损引起的,正常的人吃糖不会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病。

我国产糖区的人吃糖多。卫生部曾组织专家到广西产糖区调查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在被调查的11034人中,尿呈阳性的仅10人,又经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为7.07%。又到非产糖区调查了9261人进行对照,发现糖尿病阳性者60人,又经葡萄糖耐量试验,这些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0.47%。这些调查和试验都充分的证明了吃糖多少与糖尿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吃糖不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过去人们认为,糖容易导致冠心病。现医学家证明,这只是一种误解,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吃糖对血脂也没有不利影响。美国的调查证明,美国20多年来食糖的用量增加了,而死于心肌梗死的人却减少了。

吃糖只是致龋的原因之一

说到龋齿,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糖。意大利的牙科研究人员对55000多名7—64岁的人进行的检查表明,每天的吃糖量与龋齿是没有关系的,但若不注意口腔卫生,以“粘牙”方式吃糖果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其实导致龋齿的原因众多,吃糖只不过是其中原因之一。牙科专家指出:防治龋齿应着重氟化处理及口腔卫生,而不是单纯地减少吃糖的摄取量。

吃糖与癌症及微量元素缺乏无关

医学研究证明,癌症与糖也没有联系,相反糖还有益于防癌。吃糖也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无关。在含糖量高的食谱中,只有纤维量的摄取量有所减少。

糖类物质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不再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双糖是二个单糖分子拉起来,脱去一个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由许多单糖构成的。单糖是组成糖类家族的基本单元。单糖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和果糖,人体的血糖就是葡萄糖,保持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活动有重要作用。蔗糖、麦芽糖(饴糖)和乳糖(在牛奶和母乳中存在)为双糖,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葡萄糖。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都是由葡萄糖构成的。淀粉在粮食中含量丰富,糖原存在于动物肝脏和肌肉中,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所含的葡萄糖不能被分解利用。人体只能吸收单糖,双糖和多糖都需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熟淀粉(米饭、馒头)经消化后也能变为葡萄糖。

人在进行一切活动时都要付出热和力气,糖在人体内与氧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能释放能量,人也就获得了活动能力。没有糖,我们就不能活动和劳动,心脏也就无法跳动。人体内贮备的糖原很少,约为300克,仅够半天用,所以人要一日三餐补充能量。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糖是生命重要的信息载体。核酸是重要的遗传物质,都含有核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都是由一个个碳原子连接起来的,这些碳链都是糖类化合物分解转化来的。

糖对人体是十分重要的。营养和食品专家指出,人们对糖的误解太深。其实,糖与许多“现代文明病”没有必然的关联,适量吃糖是有利人体健康的。糖是健脑食品,不管是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吃糖都有利于提高记忆力。适量吃点甜食,可以改善精神状态,也可以提高学习和办事效率。对婴儿而言,吃糖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对解痛减压也有好处。

奥地利的研究人员认为,跑长途的驾驶员要随身带一些含糖食品,途中适量吃一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吃点甜食,车祸的发生率可减少50%。日本科学家发现,牛奶等食品的钙无法被小肠直接吸收,如果加进白糖,就有助于钙的吸收。

科学家还发现,吃糖可以延长寿命。

北欧地区人均年吃糖40千克,是世界上人的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这至少说明多吃糖不会影响寿命。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爱吃糖果的人,其寿命比不吃糖果的人更长。在被调查的7800名男性中,寿命最长的也是酷爱吃糖果的一位95岁老人。我国江苏省如臬市现有200多个百岁寿星,是著名的长寿之乡。调查表明,大部分百岁寿星的床边都放着糖罐,糖罐里多数装的是冰糖。老人们上床就随意取食。107岁的汤老太太说,她一生最爰吃的零食是糖果,连吃饭也常用糖拌饭。

据有关资料:欧美发达国家的年食糖消费量人均达40—50千克,印度是14千克,而我国人均不到6千克,食糖消费在全世界处于很低的水平。

国际营养学家普遍认为,每人每天宜吃精制糖60克,即全年食用22千克糖是比较科学的,但同时认为,即使人平均消费食糖增加1倍,对健康也无害。然而我国人均仅6千克,差距巨大。食品专家和营养学家认为,就人体健康所需要的糖量来说,我们中国人糖吃得太少了。
参考资料: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zk/userobject10ai882272.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30
  会长胖的,一克糖含有热量为4大卡。而且吃下去的糖很轻松就被身体吸收,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标准,一个普通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糖不能超过总热量的5%,大约为25克。然而,这里所说的糖,不是食物里天然含有的糖分,而是各种食品加工过程的添加糖。
  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掌握一个度。如果是为了增肥,是可以采取的,要是减肥就不能天天吃小心会更胖的。
第4个回答  2006-12-27
不会。要看怎么吃了,每天摄入适量的糖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吃糖不会发胖的方法是在饭后吃一块糖或巧克力。空腹吃糖容易发胖,对身体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