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位等级划分

如题所述

公司职位等级:

1、董事长、主席级别(3个级别:高级主席、主席、副主席)

2、CEO,向董事局汇报

3、总裁(4个级别:高级总裁,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像CEO回报

4、总经理(2个级别:总经理,副总经理)

5、总监(行政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技术总监/研发总监、首席架构师、销售总监等)。

工作产生了跨度,从而对于应付处理工作跨度所要求的相应能力,也就成为了职级晋升下一个职等职级的考量点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这样在职等晋升与职级晋升的重要区别点就在于,处理工作跨度的能力,而非唯一的专业技能的能力。


扩展资料:

企业架构分类

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业务架构和IT架构,大部分企业架构方法都是从IT架构发展而来的。

① 业务架构:是把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为日常运作的渠道,业务战略决定业务架构,它包括业务的运营模式、流程体系、组织结构、地域分布等内容。

② IT架构:指导IT投资和设计决策的IT框架,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蓝图,包括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三部分。

对比 RUP 和其他主要关注于实现的规程,企业架构领域原则上的关注点是企业范围内的业务需求的识别、规范,及优先级划分,感觉它也是一个做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方法。我认为,做工具型产品和企业级产品有个差别,那就是做企业级产品需要由工具型产品的产品型公司向咨询类的服务型公司转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架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一级:临时工、实习生,非本公司直接雇佣关系的员工
  二级:一线员工,一般是基本学历(初中)的新进员工
  三级:一线员工,会有资深的三级一线员工代理班长的职位
  四级:班长、技术员(管理员)
  五级:副组长、助理工程(管理)师
  六级:组长、工程(管理)师一
  七级:副课长、工程(管理)师二
  八级:课长、工程(管理)师三
  九级:副主任、高级工程(管理)师一
  十级:主任、专员、高级工程(管理)师三
  十一级:襄理、副理
  十二级:经理
  十三级:协理、部长、厂长、副总
  十四级:总经理
  十五级:董事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23
一级:临时工、实习生,非本公司直接雇佣关系的员工
二级:一线员工,一般是基本学历(初中)的新进员工
三级:一线员工,会有资深的三级一线员工代理班长的职位
四级:班长、技术员(管理员)
五级:副组长、助理工程(管理)师
六级:组长、工程(管理)师一
七级:副课长、工程(管理)师二
八级:课长、工程(管理)师三
九级:副主任、高级工程(管理)师一
十级:主任、专员、高级工程(管理)师三
十一级:襄理、副理
十二级:经理
十三级:协理、部长、厂长、副总
十四级:总经理
十五级:董事长
第3个回答  2019-12-27
第4个回答  2014-05-21
职序职级设计与评定
一、确定职序职级的步骤
1、
确定组织中岗位设置

根据组织组织结构设计确定组织单位中具体岗位设置与责权关系

根据组织变动需要调解岗位设置

岗位设置方案与岗位说明书
2、
确定公司的职序序列

根据公司所经营业务的特性和所设置岗位的特点确定不同类别岗位的晋升序列

职序序列分类
3、
确定岗位与职序职级对应关系

通过对公司现有岗位进行具体评估来确定具体岗位与公司职序、职级的对应关系

岗位与职序职级对应关系图
二、职序划分的主要依据
1、序列划分:

工作性质

专业领域
2、职序划分

应负责任

职位对公司的贡献

知识、技能
三、常用的职序系列
1、辅助人员序列
根据操作熟练程度划分
2、专业人员序列
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3、采购人员序列
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4、销售人员序列:
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5、销售人员序列:
根据技能及资历分级
四、
通过对岗位评级要素的分析,来确定岗位与职序职级的对应关系
1、知识
职位至少需要具备的理论性和专业性知识
2、经验
为胜任该职位至少所需要具备的工作经验,但不包括因素1评价过的知识
3、活动范围
职位对公司内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所带动程度
4、决策责任
职位需要独立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性,及作出决策可以从既定政策、规定和先例的多寡
5、工作失误的后果
职位在做决定,问题研判或提出建议时可能犯的过失,以及这些过失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6、内部联系
职位为有效的达成工作目标,而与公司内部其他人员接触时所遇到人际关系的困难度
7、对外联系
职位为有效的达成工作目标,而与外界接触所遭遇人际关系的困难度
8、督导职责
职位对训练、管理及领导他人(部属)时所负的责任
9、所督导员工人数
该职位直接和间接督导员工人数
10、研究分析
职位在工作时所需要进行的事实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