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古代文言文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很简短的几个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所以许多人对老子的道德经也有各种讨论说法,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此讲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娱乐。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个人认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炼之道。

天道

天道就是世间万物、宇宙空间所遵循的一种统一的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成是自然法则,这种法则之大,真正达到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地步。就好比人类世界,由于某些人的贪婪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这就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惩罚。而且“天道”是开天辟地的根本,世界上是先有了天道,然后才会产生宇宙空间、世间万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道

人道即为人之道或者圣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古人的为人处事作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提醒人们要注意修身重德,最好能够“上善若水”,即像滋润万物的水一样温和对待世人,在与人相处中要注意提高品德修养,做人像水一样清白通达;同时在思想上也应该达到清静无为,也就是在凡尘俗世中保持一颗清静、无所欲求的心,这样才不至于被世间乱象所迷惑。

修炼之道

老子所说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道教弟子修炼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称为“道”,也叫“修道”;这种修炼之道如果放到佛学里面来表达,就会被称为“法”,有时候也被称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来便有“道法自然”一说,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还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有所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自然,“道”为何物?直教贤圣魂牵。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直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两千五百年多年来,老子的“道”牵扯了太多往圣先贤的心灵,版本数百个,注译千万人,真不愧万经之首,人间至奥也。
最初的《道德经》,又称《老子》,分上、下两篇,五千多字,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说“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所以,《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基础,在“道”,在“德”。而“道”作为自然界的本原和规律,其客观实在性决定了“道”是体(本体),而“德”是道化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和表现,因此“道”是体,“德”是用。因此,弄清什么是“道”,是彻底理解老子自然主义哲学的根本。
道是自然界的本原及其规律,前者称为“道体”,后者称为“道法”。道体作为自然界的本原,是极其微细,不可细分的。之所以是自然界的本原,有几个原因:一是道是自然界中产生最早的客观实在,比天地产生的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通行本第二十五章,以下各章都是指三国曹魏王弼注通行本《道德经》),是说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是说道的产生,无从可考。二是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说“道”字,是专门为天地之母而创设的。作为地球上生长的人,“地”就是地球表面及以下的自然空间,而“天”则是地之外的所有自然空间。因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可以为天地母”,因此道充斥自然之中,化生天地,化育万物,因而“其大无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是万物之母。三是道“其小无内”,不可细分。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道之为物,唯恍唯忽”,“绵绵若存”,“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若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道”是一切的本原,自然是极其微细,不可细分的。因而,道是自然的本原,天地万物的本原。
自然空间,是道体存在于绝对真空中,是道体与绝对空间的结合。道体是绝对空间中的客观实在,是天地万物得以化生的根基和本原;绝对空间是道体存在的场所,是天地万物得以化生的空间基础。道体依赖绝对空间而存留,绝对空间失去道体则一无所有。自然空间就是宇宙,因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三维空间,宙就是时间,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就是“3+1”维时空。“3+1”维时空以外的更高维度的时空,人类探索起来极其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探索未知(玄的领域),获得规律(科学的领域,科学≠真理,科学知识人类自然已经掌握的自认为正确的自然规律)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其乐无穷,这边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来源了!老子《道德经》中体现的自然,就是人类生存其中的“3+1”维时空,包括地(地表及以下的自然空间,实际上是天上的一粒微尘)和天(地表及其上的自然空间,或广义来讲就是自然);事实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宇宙之外有宇宙,自然之外有自然。
圣人的职责是什么?《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圣人的使命,不过是参悟天地运行之道,然后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去修身治世罢了。“人法地,地法天,天发抖,道法自然”,圣人所做的,不过是效法天地,效法自然,绝不可能创造出超越自然的规律出来。因此,人类的所有入世法,不过是感(体道,探索自然的规律)、知(知道,掌握自然的规律)、行(行道,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和(和谐,获得和谐地修身治世效果)、同(大同,以致世界大同),也就是体道、知道、行道、和谐、大同。老子《道德经》所体现的自然主义哲学,是“3+1”维时空中的圣人,不可能创造超出自然之道的所谓“大道”来,因此,“观天地之道,执天地之行,尽矣”,便是人类所能做到的一切了。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然之外有自然,宇宙之外有宇宙,是否还有更加深奥的大道呢?应该是有的,值得人类永恒探索,乐在其中,妙在其中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哉!至哉!
您认为呢?欢迎交流分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道:起点。道的甲骨文金文象形是开始挑水掘土修建道路,引申为起点。
德:心行、行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博学的起点,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行为,使人改邪归正,以臻圆满善境。」
《大学》起始的「道」只有一种翻译:「起点、出发点」,即「从头开始行走到尾」。

《道德经》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老子》篇章,该版本最为原始、古朴,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内容、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与现在的通行本差别更大,可以断定现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经过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删修改之后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引自百科)为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对其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读可谓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对应的第一简中根本就不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几个字,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第一简
从通行本与《郭店楚墓竹简》的诸多对比中可发现,文字内容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字之差即会导致意思全变,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的甚至完全变成相反含义,可见通行本已发生了很大的流变,与原本的老子思想已没有多少关系,现代人以通俗通行本为基础解读出的老子思想乃是后人以老子之名创造出来的一个伪老子思想,它是建立在幻影基础上的空中楼阁,是以玄解玄、故显高深的自娱自乐;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老子思想,从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老子篇章入手是最好的,可惜需要有很好的甲骨文基础才能正确误读,也因此,能真正了解老子思想的永远是少数人,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追问

请问,道是什么意思?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4
道是最初: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无名,道有名,无名的道是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也就是宇宙最初。
道可分天之道人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天之道是天理,人之道是为人处世的理。
阴阳是道: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阴阳之道也就是自然规律。
一是道: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这一是极大的一,这一是对立统一的一,这一是一心一意的一,这一是天人合一的一。
阴柔之道: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水滴石穿,舌胜过牙,男人管理世界,女人管理男人,柔可胜刚,柔弱可胜刚强,这柔弱胜刚强之法是阴柔致胜之道。
清静是道:老子:“清静为天下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为什么会是天下正呢?因为世上最不好的事是乱,而静可以乱,清静是清纯不杂,清静是有序的动,安然的动。
无为是道: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无为与清静有关系,无为有无不为定义着,无为不是乱为而是道在为是合时合境合规律规则的为。
第4个回答  2016-04-11
道主要有三层意思:
1.道指世界本源,这是延续易经的说法,比较晦涩难懂,可以略过。
道,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2.道指思想或统治体制,类似于“采用什么方式”的意思。
3.道指规律,自然规律或社会行为规律,如:
春夏秋冬为季节规律,内忧外患容易出现政权更迭为社会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