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日,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最近看到《东周列国志》里第二回一句话:太子曰:“此事不难,明日乃朔日,父王必然视朝......”查到古人称农历每个月第一天为朔日,那么为什么朔日时“必然视朝”呢?朔日有什么特殊涵义呢?

拜托帮忙啊~严禁从度受上贴一段!!

  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可以作为正月(岁首),每月初一日为朔日,朔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科学
  朔日,即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不到月亮。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是看不见的。由朔月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傍晚时分在西方的天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儿,称为新月。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就是农历的一个月。

  [编辑本段]算法区别
  朔日相对应的月末称作晦日,月亮最圆时称为望日,可能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 藏历则把每月十五日固定为望日,朔日则可能在月初或月末。 伊斯兰历将新月初现定为每月的第一天,朔日则在月末前三四天。

  [编辑本段]历法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是看不见的。农历历法 由朔月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傍晚时分在西方的天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儿,称为新月。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就是农历的一个月。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 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编辑本段]月相
  朔日是没有月亮的。这时我们看过去月亮应该在太阳上下。完全被太阳光“淹没”了。只有当日食(因此塑日与月相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时才能见到挡在太阳前月亮黑影。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人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中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对人体的影响
  《大病大难预测》的公式很简单,将每个月的朔日、(月球刚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和太阳的经度相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同,同时出没,看不到月亮,1987年最后一次朔是在12月21日2时25分)望日、(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和月球刚好相差180度,太阳从西面落山时,圆月亮正好从东面升起来,1987年的最后一次望日是在12月5日16时01分)上弦月、(月球在太阳东面90度时的月相。上弦月一般在农历的初七八,圆边向西,比太阳迟约6小时升起来,从中午以后到半夜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天空中)下弦月(月球在太阳西面90度时的月相。一般在农历二十二、三。它的圆边向东,比太阳迟约18小时升起来,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以前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天空中)计算出来,编制出“月亮太阳强引力日期万年历”(象1923年八月初一的朔日到上弦日只隔5天、八月十五的望日到下一个朔日15天中无下弦日可能是笔误),然后拿一些已发生的伤灾、事故、自杀、空难等事例对照,发现“这些不幸大都发生在月、日引力的强期”,在寻找概率时,又强调了左右各一天为强引力期,书中那些个案及“零星搜集的自然死亡人员”我们可认为是人为挑选,去掉不谈,92页,中国名人出生日期表,共18人,出生在“强引力日期”的共7人,占总人数的38.9%;世界名人出生日期表,共20人,出生在“强引力日期”的有7人,占35%。74页“1990年世界各地主要商用飞机失事一览表”,飞机失事共38次,“发生在强引力日期”20次,占出事率的55.5%,当看到这么惊人的数字,许多科学家也不得不为之震惊,“日、月强引力对人类的影响简直太大了!”且慢!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到底这四天那些是强引力日?这“强引力日及强引力期”的出事率为多少是属于正常概率范围? 一个月相月约为29.5天,共有朔、上弦、望、下弦各一次,约4天,加上各左右一天,共12天,12/29.5约等于41%,也就求出了它的正常概率,况且飞机失事在历史上发生数千次,不能只以一年就说明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于所有交通工具而言,飞机的出事率最低,约为几百万分之一,对于平均生存75年的人来说,生命尽头为某一天的概率为1/27395。更何况,假如出事概率为100%的都在“强引力日期”内,又有谁能将这41%即每年的149天的光阴全部浪费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9
朔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初,始。 初一是每月的第一天所以就用朔日
因此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