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教育里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物质条件方面的满足,还是靠外力推着他向前。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好习惯

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而不好的习惯也是小时候养成的。有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就是个人条理、卫生习惯、吃饭做事习惯。

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从整理床铺衣物开始,上学后就要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物品,东西用完要放回原处。要讲卫生,每天刷牙洗脸洗脚从小就要做起,自己的内衣袜子也要从小就要学会自己洗。做父母的不要什么都代劳,什么都帮他做好。他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

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离开父母一样可以独立生活,而不是要考试的机器。另外吃饭做事,要不拖拉。要从小就养成专心做某事,不要一心二用。学习习惯就是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从入学时就要养成按时完成学校和家里作业的习惯。这些其实都是在为孩子的学习和将来的生活打基础。

二是培养好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是拼命就行,不是上辅导班或请家教就能学好。好多优秀的孩子从来不进辅导班,靠的就是课堂听讲,课后自己安排学习。这其实就是主动性和计划条理性的问题。

孩子只有自己主动去学习,知道为什么去学习,为谁学习,才能学进去才能学好。而靠外面辅导或家教,那是在赶着他学。我们要学会让他自己吃。什么该多吃什么该先吃,让他自己决定。学习也一样,他自己主动学了,他就知道自己哪里还有问题,哪里需要多努力,需要怎么努力。而靠喂的孩子,他学习没有主动性,很多时候他认为是在为父母学习,是父母要他学习。

计划条理性这方面很重要。这其实就是前面讲的习惯里面的。从读书开始就要让他学会制订计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一天24小时怎么用,周末周日怎么安排,寒假暑假怎么计划,这很关键也很重要。为什么优秀的学生,学习看上去很轻松。除了学习还有时间去娱乐玩耍。这就是各方面安排得好,这就是学习能力,用时少,效率高,质量好。

三是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

从小就要教会孩子怎样应对挫折和困难。让他自己从小就学会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要让孩子不管是看电视电影还是书籍,要看积极向上的,思想健康的。而做父母的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积极向善的一面传输给孩子。父母之间有什么问题尽量私下解决。


总之孩子的教育很重要,重要的是做父母的要找对方向,有的放矢,多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和需要,而不要一味地从物质条件方面去满足诱导孩子,要教会他如何去对待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是教他怎么样成为一个人。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其它社会活动也能影响人、陶冶人,或多或少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是它们对人的发展作用不如教育那样直接和显著,只有教育这种功能特殊的活动,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对人的知识、技能或思想品德等社会化品质的塑造。

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很美好的词语叫“高坠”,他让跳楼自身的那些人听起来不那么让人害怕与恐慌,其实现在一听到高坠这个词语还是有一些莫名的担忧。那是不是心里健康就算我们孩子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呢,其实他重要但并不是真的最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基础条件,是他必须是一个人,是不是觉得滑稽现在谁不是一个人呢,其实不然,真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人,人应该做什么?是人就必须的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行为举止,可惜现在太多的孩子有的只是一个分数,那他算的上一个完整的人嘛?在我看来就完全算不上。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最想拥有的是什么呢?那无一例外的就是快乐嘛?每个人都想快乐,我们承认肯定很难,但是小孩是可以的,他可以快乐无忧无虑的长大,至少在他12岁之前他都可以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成长,在他成年后就算有一些压力他也可以快乐的去面对。

 

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可以治愈他一生的问题,如果他没有快乐的童年,他的用一生去治愈自己。

教育该是在“为人”的理念之上有更多自由发挥空间,而非沦为资源分配和人才选拔的工具。当然,只谈理念加之于非平等条件下的现实对比确实有失偏颇,但对于有能力选择更好教育的诸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真切明白其中差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当我们面对教育时,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是训练他们以高分进入名牌大学吗?还是培养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对于学校、家长和孩子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培养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情绪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热爱,这才是真正良好的情绪。

一个对生活和自然没有美感的人,将来可能会成为一部机械工作的机器。原因很简单,如果他不热爱自然或社会,他就无法培养这种情绪,他就不能珍惜生命。如果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就不能珍惜别人的生命。


二、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精神。我们学校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知识全面、心情愉快的人。

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最终成功的机会很小。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不要忘记爱因斯坦已经阅读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作品,爱因斯坦也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

教育从来不是一条单独的路线,而是一条全面的路线。


三、教育是给学生们一个有尊严的学生生活

教育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有尊严的学生生活。

在学校里,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尊严地生活是可能的,因为学校是一个关起门来的平等场所。校长自然想管理老师和学生,但校长用爱心管理,共同成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位老师的个性,并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沟通。


总结:

总之,从教师角度来讲,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情绪,培养孩子们诗意的、热爱生活的精神;

培养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勇气;

培养孩子们热爱阅读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3个回答  2022-04-25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

1、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2、育人即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

3、育人使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4-25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1.让孩子在童年感受到快乐。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和运动,虽然是辛苦的,但不应该是痛苦的。

2.在家庭教育里因材施教。据孩子的不同特性,发掘他的独特闪光点,找到最恰当的定位,为他挑选最适合的东西。
3.自我成长远比教育孩子更重要。言传身教:言传——语言是架起沟通的桥梁,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4.用心的陪伴,用爱的表达。走进孩子心里,用实实在在的爱的行动,

为孩子种下爱的种子。只有不断地传递爱,才能一代人温暖一代人。陪伴的意义,大于一切。凡是爱无法治愈的,药物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