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校训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是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

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歌: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过多个不同版本的校歌。现行校歌为《陕北公学校歌》。2017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陕北公学校歌》被定为中国人民大学代校歌。 

2019年6月24日,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修改后的《中国人民大学章程》(2019年核准稿)第六十九条规定:“学校校歌沿用《陕北公学校歌》,由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这标志着《陕北公学校歌》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大学校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0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并非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作为校训,但是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再到现今的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始终是学校不变的精神特质。

“实事求是”石建于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修建。2003年,安放巨石的基座被拆除,从此,“实事求是”直接植入的土地,真正地与人大校园血脉相连。
第2个回答  2021-12-30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并非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作为校训,但是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再到现今的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始终是学校不变的精神特质。
2002年9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确定了“圆形篆书人字图案”、人大红和取自吴玉章校长手迹的“中国人民大学”行书字体的标准组合为核心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作为我校新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标志中的三人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即“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文为主的特色”,准确地揭示了我校的特色、优势和传统;

三“人”字排列,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向并行”等意,象征我校师生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兼容并蓄、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同时,以此“圆形篆书人字图案”校标为基础,进行了系统性的学校形象识别设计。
第3个回答  2021-12-30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文内介绍了中外学校校训,校训的比较,校训的创作,校训的作用。自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55周年校庆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实事求是”的校训,既是中国人民大学走过革命岁月,始终追求真理,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面对现实的机遇和挑战,勇于坚守、敢于创新的生动缩影。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精干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隆重开学典礼,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第4个回答  2021-12-31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