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中吕布”为何最后沦落为白门楼殒命的悲剧结局?

如题所述

吕布,字奉先,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其主要的事迹有击杀董卓、辕门射戟等。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以英勇神武闻名,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却最终在白门楼上被曹操缢死,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不禁让人惋惜。通过罗贯中对吕布这个人物的刻画,也可以发现其最终落得如此结局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勇少谋。吕布并非有勇无谋,其属于有勇少谋。在《三国演义》中,李傕、曹操等对吕布都有过评价。李傕说:“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曹操也曾说:“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虑也”。但是吕布真的没有一点谋略吗?显然不是的,吕布能看清诸多事件中的利害关系。例如在第十六回中,吕布迅速识破袁术“先取刘备,再图徐州”的阴谋。“吾想玄德屯军小沛,未必遂能为我害;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轻松化解。吕布的少谋就体现在不懂地体桖将士,最终激起怨气,众叛亲离。


2、傲慢自大。吕布的英勇神武,也是其傲慢的资本。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旷世英雄。例如,在第三回中,李肃充当说客,带着赤兔马和金银财帛,希望吕布归将董卓。在酒酣之时,吕布还问李肃谁为当世英雄。在凤仪亭中吕布对貂蝉说:“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正因如此,吕布一直傲慢自大,如果能够多听一些陈宫的忠言,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3、见利忘义。吕布早年追随丁原,丁原视其如亲子。后来,在董卓的收买下,吕布将丁原杀害后投靠董卓。此后,吕布又将董卓杀害投靠了王允。因此,人们把吕布又称为“三姓家奴”。

由此可见,保持谦逊、礼待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8
吕布的性格反反复复,再加上他重利轻义,不得人心。所以最后殒命白门楼。
第2个回答  2021-11-28
我觉得是因为他太重情重义了,没有对自己的朋友有防备,所以才会有个悲剧结局。
第3个回答  2021-11-28
这是因为吕布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结果。
第4个回答  2021-11-28
因为他的性格不好,而且这个人也没有跟对主人,所以才会让自己沦为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