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地通告: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具体做出了哪些调整?

如题所述

浙江省的多个地级市发布的公告,调整了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机制,具体做出了以下几项调整:

杭州市将核酸检测的频率延长到了一周。杭州市的全部管辖范围以及所流动人口需要每隔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同时给所有在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原因无法做核酸,检测的提供错峰时期的核酸检测时间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医护人员到公司所在地的附近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要加强场所码软件的核验工作和审查工作,确保每一个人在进入公共场所以后的疫情是比较安全的。没有核酸检测证明的旅客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也不准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和地铁。

宁波市从72小时的核酸检测改为了一周一次的核酸检测,和浙江省的核酸检测调整是一样的,都需要每隔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没有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场所码软件的健康码,颜色会呈现灰色。灰色就意味着不能够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能随意的离开宁波市的所有区域,在宁波市的所有重点岗位的人员需要每隔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达到全员覆盖的效果,如果从市区以外到宁波市区以内的人员,都需要按照7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来实行。各个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守每一辆车,每一个居民进出都要做好个人的信息登记和车牌号的登记。

舟山采取的7天做一次的核酸检测已经取消。与其他地区不同,舟山不但取消了72小时的核酸检测,还把一周做一次核酸检测的政策取消了。这就意味着当地居民除了在前往其他地区需要核酸检测证明以外,舟山市区内的所有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只需要出示健康码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7
市民开始暂停七天一次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各地将适当的调整核酸的采样点,继续为市民提供核酸服务,一部分的公共场所将不再查验72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餐饮,用餐以及会议会展参加的人数限制,活动超过50个人的主办方需要制定疫情防控的方案,承办活动的主体应该严格地做好防护,疫情的工作如果超过200人以上的,需要严格的落实四方责任,聚集会前,会中,会后关键的环节实施全程全链条可追溯的管理,落实全员的核酸检测,全程健康检测,还有就是广大市民如果健康出现了问题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到当地的医院进行就诊。
第2个回答  2022-06-27
应该就是改变了间隔做核酸的时间,可能有一开始的五天一次到现在的一个礼拜一次,而且出行对于核酸的检测时间没那么严格了。
第3个回答  2022-08-28

浙江义乌发生由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引起的本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浙江这些地方通知,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具体做出了哪几项调整?

杭州市将核酸检测的频率延长

杭州市的全部管辖范围以及所流动人口需要每隔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同时给所有在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原因无法做核酸,检测的提供错峰时期的核酸检测时间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医护人员到公司所在地的附近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要加强场所码软件的核验工作和审查工作,确保每一个人在进入公共场所以后的疫情是比较安全的。没有核酸检测证明的旅客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也不准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和地铁。

宁波市核酸检测改为了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

和浙江省的核酸检测调整是一样的,都需要每隔一周做一次核酸检测,没有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场所码软件的健康码,颜色会呈现灰色。灰色就意味着不能够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能随意的离开宁波市的所有区域,在宁波市的所有重点岗位的人员需要每隔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达到全员覆盖的效果,如果从市区以外到宁波市区以内的人员,都需要按照7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来实行。各个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守每一辆车,每一个居民进出都要做好个人的信息登记和车牌号的登记。

嘉兴要做到强化核酸检测

全国疫情呈现多发散发态势,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断增加,新的病毒变异毒株传染力更快、传播更隐匿,加上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输入风险较大。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有我省金华义乌、广西崇左、海南三亚及其它疫情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嘉返嘉人员,要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备,主动配合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市、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区。出省人员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按规定落实相关健康管理措施。

第4个回答  2022-06-27
一、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全市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甬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每72小时1次调整为每7天1次。
二、守紧守牢各类“小门”。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机关企事业单位,应严格落实测温、扫“场所码”、戴口罩、核验“健康码+行程码”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求,切实守牢“小门”。
三、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各地要调整优化采样点设置,加强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切实提升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核酸检测服务。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切实做到放得开、管得住,坚决防止工作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努力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