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型是恒星的身份证,你可以和大家科普一下吗?

如题所述

今天说一说恒星的光谱型。我们知道光谱是恒星的身份证,大多数恒星的光谱是在连续背景上有许多吸收线,少数恒星间有发射线或只有发射线。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对当时已经拍摄到的50万颗恒星的光谱进行研究,并对他们进行了分类。他们用七个英文字母将恒星光谱分为七类,分别是OAFGKM。这种分类法的光谱型实际上是一个恒星表面的温度系列,也是一个颜色系列。最热的是O型,温度约为4万开,呈现蓝色,而最冷的M型,温度约为3000开,呈现红色。在每种类型的英文字母后面再加上一位阿拉伯数字,又可以细分为十个次星,比如织女星是A零星,天狼星是A1星。北极星是F8星,我们的太阳是G2星。在科学家已知的恒星中,从O到M不同光谱星恒星所占的数量比例越来越大,O行星数量最少,M行星数量最多,低温度的恒星比高温度的恒星要多得多。

光谱型对恒星研究非常重要,哈佛分类法,是最通用的恒星光谱分类法。哈佛分类的主要参数只有一个,就是温度,属一元分类法。恒星的颜色是由表面温度决定的,不同温度的恒星会呈现不同颜色。比如O行星,它的表面温度要在25000开之上呈现蓝色,深锈三就是一颗O行星,B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11000开到25000开之间呈现蓝白色,代表星有角锈一和深锈七。A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7500开至11000开之间呈现白色,代表星有牛郎星和织女星。F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6000K至7500开之间,呈现黄白色,代表性有南和三和老人星。G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5000开至6000开之间呈现黄色,代表性有太阳。K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3500开至5000K之间,呈现橙色,代表性由大角星。M行星,它的表面温度在3500K之下呈现红色。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摩根和凯南提出了一种二元分类法,即在哈佛分类以温度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光度数据。光度共分七级,用罗马数字表示,附在哈佛分类标记后面,分别表示,一是超巨星,二是量巨星,三是正常巨星,四是亚巨星,五是矮星,也就是主序星,六是亚矮星,七是白矮星。从一到七是光度大小排序,数字越小,光度越大。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罗马数字后面再加小写英文字母排列光度顺序。以上就是恒星光谱型的一些简单介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2
探知这些遥远恒星的秘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分析恒星光谱。恒星光谱可以披露出恒星很多深层的秘密,没有两颗恒星具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光谱,因此恒星光谱被誉为恒星的指纹。
第2个回答  2022-08-22
因为每颗恒星的产生环境不同,物质来源不同,物质组成也不同,所以光谱特征也不同,就如同人的指纹,没有相同的,这就是标志。
第3个回答  2022-08-22
简单地说, 每颗恒星的产生环境不同,物质来源不同,物质组成不同,质量不同,演化阶段不同,因而其光谱特征也不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没有两个恒星的光谱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恒星的光谱可以做为其身份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