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平台下,高压连接器易被忽略的问题:结露+感应电流

如题所述

在电动汽车的全球普及浪潮中,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设计细节正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市场发展中的关键挑战。高压连接器作为电力传输的关键组件,也在800V平台的变革中面临着全新的考验。

从工业连接器的传统形态,高压连接器经历了五代的迭代升级,每一代都在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和车辆技术进步。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的需求差异、车身部位的特性和高低压技术的飞跃,都对连接器的设计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连接器工程师们必须持续优化产品,以适应这些变化。

800V平台的兴起,推动了电动汽车电力系统的革新,从低电压、低电流向高压、高流转变。然而,这样的转变对高压连接器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从电气设计层面满足标准是不够的,必须深入考虑应用环境的实际影响。例如,随着碳化硅电驱的采用,车机系统温度迅速上升,外部高压连接器端口在温差作用下极易出现结露问题,可能导致局部短路,严重威胁安全。结露现象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高压连接器设计的不足。

解决结露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增加单一密封圈的解决方案上,而是需要在设计结构和材料选择上进行创新。华为电机多合一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持成本效益的同时,采用跨行业技术,实现单边密封,隔离腔体与通路,有效防止结露。

而高压连接器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感应电流。随着电压平台的提升和开关元件速度的加快,屏蔽设计的薄弱环节被放大。电磁兼容(EMC)不再是理想化的追求,而是需要OEM和供应商共同面对的现实。连接器屏蔽性能的提升,对于抑制强磁场和频率突变产生的感应电流至关重要。在智能驾驶车辆中,现有的连接器和电缆屏蔽系统已难以满足未来的电磁环境要求,呼唤系统级设计的革新。

总的来说,高压连接器在800V平台的背景下,需要从设计、材料和系统级考虑的维度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应对结露和感应电流等挑战,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与高效运行。这不仅是连接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