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补齐劳动短板?

如题所述

一、积极承担家务

利用放学、休息时间,主动帮助父母,力所能及的做点家务,既减轻了父母的家务负担,又为以后组成家庭打好基础。如果上了大学,不仅学习有关知识,还有学习做人道理,更应该体谅父母的不易,主动为父母承担家务,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例如:

1、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首bai要选择。

2、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支农,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

3、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包括有偿和无偿),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自己,为职场过渡做准备。

4、参加在中小学举办的实践基地或军训基地的活动,可对于陶艺、手工、电脑、户外拓展等进行训练。

扩展资料:

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演艺圈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流量小生”一夜暴富、网络红人靠打赏日进斗金,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和乱象,如同雾霾一般无孔不入,侵蚀学生的心灵,扭曲其价值观念,助长好逸恶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我们应当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他们相信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

让他们自觉将日常生活与理想追求紧密结合,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远大理想和个人目标,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劳动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顶层设计上建构了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湖湘名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劳动可成就君子人格,是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有被弱化、淡化趋势,存在诸多短板:一是教育认知短板。劳动教育被简单地限定在体力劳动范畴,导致学生“不懂劳动”;二是培养方式短板。没有因时因事融入新技术、新项目,导致学生“不爱劳动”;三是实践体验短板。缺乏针对性和协同效应,导致学生“不会劳动”;四是成果反馈短板。存在功利化、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鉴于此,高校应持续发力四个“端口”,补齐劳动教育短板。

——打造“教劳融合”的教育认知端口。

高校首先应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将“明劳动之理”融入教育认知。

一是融入课程设置。开设“劳动科学概论”“劳动概论”等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系统讲授各类劳动的科学知识;开设劳育特色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劳动伦理和劳动发展趋势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

二是融入学科建设。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和二级学科,开展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和课题申报,为持续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融入师资培养。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全体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加强和改进劳育师资专项培训,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水平。

——打造“劳技结合”的有效培养端口。

有效培养方式是劳动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是结合行业技能。在互联网时代,劳动技能仍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结合“大智移云”时代的行业需求,夯实学生行业性技能培养、强化专业性实习实训,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

二是结合新兴技术。应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现场亲身体验、模拟仿真试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劳动教育形式,增强其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并利用“慕课”、在线课堂、微课堂等方式打造劳育“金课”。

三是结合传统技艺。强化新时代高校劳育,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技艺资源。高校可结合本地传统工农业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技艺,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内容,有序安排集体劳动,增强学生对地方特色劳动技艺的认同感,培养在地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打造“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端口。

高校劳动教育有其特殊性,实践体验应有所侧重。

一是侧重公益服务劳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相对稳固的劳动基地,制定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和重大节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在公益劳动中“强责任”“长才干”“作贡献”。

二是侧重职业体验劳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职业体验与专业教育,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引导学生积累职业体验、树立正确就业观。

三是侧重创新创业劳动。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树立融劳动价值观塑造与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大创新创业教育观,确定劳动教育目标、设置实践训练,助推学生把握创新创业机会、丰富创新创业渠道、有效规避相关风险。

——打造“劳有所获”的成果反馈端口。

高校劳动教育应完善成果反馈机制,进一步催发学生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坚决防止“走过场”和“表面光”。

一是成果激励“立”起来。健全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审核公示制度。

二是成果评价“硬”起来。建立学生课外劳动成果报告评审制度,积极选树劳动教育典型。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增加劳动教育必修学分权重,将学生劳动经历列入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推免参考项目。

三是成果监测“强”起来。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监测质量作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依据,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实落细、实现可持续
第2个回答  2020-10-21
劳动可成就君子人格,是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有被弱化、淡化趋势,存在诸多短板:一是教育认知短板。劳动教育被简单地限定在体力劳动范畴,导致学生“不懂劳动”;二是培养方式短板。没有因时因事融入新技术、新项目,导致学生“不爱劳动”;三是实践体验短板。缺乏针对性和协同效应,导致学生“不会劳动”;四是成果反馈短板。存在功利化、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鉴于此,高校应持续发力四个“端口”,补齐劳动教育短板。
——打造“教劳融合”的教育认知端口。
高校首先应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将“明劳动之理”融入教育认知。
一是融入课程设置。开设“劳动科学概论”“劳动概论”等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系统讲授各类劳动的科学知识;开设劳育特色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劳动伦理和劳动发展趋势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
二是融入学科建设。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和二级学科,开展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和课题申报,为持续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融入师资培养。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全体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加强和改进劳育师资专项培训,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水平。
——打造“劳技结合”的有效培养端口。
有效培养方式是劳动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是结合行业技能。在互联网时代,劳动技能仍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结合“大智移云”时代的行业需求,夯实学生行业性技能培养、强化专业性实习实训,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
二是结合新兴技术。应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现场亲身体验、模拟仿真试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劳动教育形式,增强其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并利用“慕课”、在线课堂、微课堂等方式打造劳育“金课”。
三是结合传统技艺。强化新时代高校劳育,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技艺资源。高校可结合本地传统工农业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技艺,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内容,有序安排集体劳动,增强学生对地方特色劳动技艺的认同感,培养在地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打造“劳有所为”的实践体验端口。
高校劳动教育有其特殊性,实践体验应有所侧重。
一是侧重公益服务劳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相对稳固的劳动基地,制定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点和重大节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在公益劳动中“强责任”“长才干”“作贡献”。
二是侧重职业体验劳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职业体验与专业教育,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引导学生积累职业体验、树立正确就业观。
三是侧重创新创业劳动。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树立融劳动价值观塑造与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大创新创业教育观,确定劳动教育目标、设置实践训练,助推学生把握创新创业机会、丰富创新创业渠道、有效规避相关风险。
——打造“劳有所获”的成果反馈端口。
高校劳动教育应完善成果反馈机制,进一步催发学生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坚决防止“走过场”和“表面光”。
一是成果激励“立”起来。健全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审核公示制度。
二是成果评价“硬”起来。建立学生课外劳动成果报告评审制度,积极选树劳动教育典型。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增加劳动教育必修学分权重,将学生劳动经历列入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推免参考项目。
三是成果监测“强”起来。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监测质量作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依据,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实落细、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0-21
必要劳动释义
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需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跟‘剩余劳动’相对)。
社会必要劳动含义
一社会必要劳动第一种含义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一种含义是:以一个工作日中1个标准人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时间。例如,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16小时,劳动者(包括他的家庭)的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是小麦6公斤,生产这6公斤小麦的劳动时间是8小时,则以6公斤小麦为界限的劳动时间8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一种含义。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33小时/公斤小麦。
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论述的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即“人的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的劳动时间。
二社会必要劳动第二种含义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二种含义是:以一个工作日中劳动者生产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工作日中劳动者生产的(而不是耗费的)使用价值。例如,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是16小时,劳动者生产了12公斤小麦,那么,这16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二种含义,作为社会必要劳动它还是1.33小时/公斤小麦。
第4个回答  2020-10-21
一直以来,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讨论更多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对大学劳动教育的关注明显不足。

“目前,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传统文化的一些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身上还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比较缺乏、劳动情怀比较缺失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说。

事实上,大学生作为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学生更迫切地需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

“要高度重视劳动的教育价值,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也造就人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说,劳动造就人才的功能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现自我认同,二是完成自律,把社会的外部控制转化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戴立益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要深度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大学劳动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很多高校的现实问题。

“要全面强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加快出台国家层面的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文件,并提高文件的层级。”戴立益说。

与中小学以体验、认识为主的劳动教育不同,面向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更要使学生“明劳动之理”。此外,由于高等教育的整个培养体系都是直接指向劳动的,如何使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真正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通盘考虑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体力劳动岗位将来可能被机器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劳动和劳动精神吗?

“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劳动和劳动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认为,创造性劳动是机器替代不了的,而且会越来越重要。而从教育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的功能更是人工智能所不可取代的。

新时代的大学劳动教育面向的群体是00后,他们伴随互联网长大,对劳动的认识与上一代人、上两代人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一特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直面质疑,及时更新教育形式,使青少年认识到,技术进步只不过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劳动岗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人的劳动精神和很多劳动技能仍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要考虑两点:一是劳动形态,要与时俱进,不能犯把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的错误;二是教育形态,需要一定的课程,关键是要考虑怎样让间接的劳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强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